康城之外,楚良才和几名侍卫的出现还是引起了不少异样的眼光注视,只因他们都是一身大兴人穿着打扮,但也仅仅只是关注而已,毕竟如今的康城之内,除了大兴驻军之外,平日里也有大兴官员出没。</p>
康城之所以称之为城,主要还是一些大土司们在这里扎堆建立起了庄园,才形成了一片人口相对密集的区域,吐蕃王朝时期朱隆德赞也曾派驻官员对康城进行必要的行政管理,不过相对于外派官员,还是当地的土司们更加强势一些。</p>
因此康城之内的建筑随意且凌乱,尤其是吐蕃新政实施以后,当地的土司和庄园主们是竭力抗拒的,好在自治区派出的官员有大兴驻军作为武力保障,土司们的私兵在驻军面前根本不堪一击,这才有所好转。</p>
进入康城以后,楚良才等人很快找到了康城衙门,自治区派出在这里的官员不仅有吐蕃籍官员,而且还有一名大兴官员作为主事,这位大兴官员名叫韩琦,是大兴朝廷选拔派出跟随远征军一起出来的年轻官员,在圣城经过系统的培训以后被分配到康城。</p>
大兴国师突然间出现在康城,这令韩琦既惊讶又紧张。当初他们这些年轻官员被朝廷从各大州府里选拔出来,随后便跟随远征大军一同出境,从宛城到夏州,他们跟远征军的士兵们一样长途跋涉,在长期不断的磨砺中,心性从刚开始的心高气傲逐渐平复下来。</p>
对于他们这些后备官员来说,最终落户在哪里完全是不确定的,对于朝廷来说,从他们随军而走的那天起,他们就像一群被遗忘的人,直到远征军到达宛城,国师带领士兵们深入乌哈草原作战,他们则全部集中起来负责宛城府衙的建设。</p>
乌哈汗国和平并入大兴版图后,有人被抽调进入乌哈军政基地,有人留在新建立的宛城府衙,算是正式留在了那里。但更多的人只是充当了一段时间的临时公职人员,随后便继续跟随远征军前往夏州,从而再次成为夏州府衙的临时公职人员。</p>
韩琦是个很有抱负的人,之前在永川县衙做一个不大不小的主簿,朝廷征召后备官员时,他是为数不多的主动报名的官员,因为年轻,因为崇拜国师楚良才,所以他毅然决然跟随远征军踏上了征伐之路。</p>
起初,他对建设宛城很有兴趣,无奈竞争实在太过激烈,既然已经不远千里离开家乡,他的目标就是宁做鸡头不做凤尾了,但曾经一个小县衙的主簿想做宛城的一把手,那基本上没什么可能性,因此他有随军来到了夏州。</p>
吐蕃和平统一后,韩琦等一批后备官员来到了夏州,亲眼目睹曾经的夏州知府蒋卫平在自治区行政府做的风生水起,就连曾经在吐蕃地位至高无上的赞普朱隆德赞都对这位蒋大人表现出了足够的尊重,这让韩琦看到了希望。</p>
于是,韩琦努力克服吐蕃恶劣的自然环境,疯狂地学习吐蕃语言,同时对于《新政实施纲要》有了深刻的理解,有时候还会主动向蒋大人请教,对于其中具体的政策细节把握予以精准的掌握。</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