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锣鼓巷
时间如沙,岁月静好……
曹卫国一面在轧钢厂摸鱼,一面抽空出货。
现在城里风起云涌,但再忙也得吃饭不是?
日积月累,曹卫国手上的小黄鱼已经多达数千两。
如果曹卫国带着这笔黄金到香江,一出手就能财富自由。
豪宅豪车想买就买!
除了小黄鱼,曹卫国也没有停止收藏古董文物。
现在这些玩意儿在国内不值钱,但架不住以后会升值,在国外也很有市场。
物以稀为贵,这道理大家伙应该都懂。
现在花钱的地方少,赚钱的路子同样少。
曹卫国只能放长线钓大鱼,不会放弃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刘山、董晓雪两伙人,哪怕风声紧也没有停止活动。
只是将活动区域从城里转移到城外,哪怕是城外也不愁买主,不影响他们出手物资。
水至清则无鱼,统购统销下的私下买卖在所难免。
别说刘山、董晓雪他们干这个,普通小百姓、干部干这个的也不少。
聋老太太卖粮票也不是一次两次,院里的人也大多去过鸽市。
那句话怎么说的?
贩夫走卒,引车贩浆,自古有之!
刘山从仓库又拿了一批物资,看着一扇扇猪肉激动的颤抖。
回去后跟小弟一商量,连夜就拉着东西奔了乡下。
曹卫国骑着二八大杠车回到家,李雪正在跟宋玉兰一边聊天一边做衣服。
冬去春来,换衣的季节说到就到。
吕家、许家没有缝纫机,李雪和何文洁时不时就会过来串门。
一是找宋玉兰聊天,一是借用下缝纫机。
宋玉兰也是好客的,跟李雪和何文洁也聊得来。
至于红星四合院的其他邻居,碰着面也就是打个招呼。
自从搬了新家后,曹卫国和宋玉兰都感觉耳朵都清净了。
“回来啦!”
“卫国!”
宋玉兰挺着大肚子起身,何文洁和李雪也从缝纫机旁站了起来打招呼。
曹卫国笑道:“何姐、李姐在呢,快坐。”
放下公文包,从里面拿出一包糖炒栗子。
“何姐、李姐尝尝。”
“糖炒栗子!”
“谢谢卫国!”
何文洁和李雪各自抓了几个,有说有笑的吃了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