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看那些比较好的私立学校,尤其是学校里家庭条件没有那么好的普通小中产家庭出身的孩子。</p>
从学生到父母,甭管是德裔、亚裔还是非裔,一大家子往往也是很卷的,照样奉行“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理念。</p>
什么老爸咬牙打三分工,供孩子上一年刀的私立,老妈风雨无阻的带着三个娃,每天冲去上各种各样的课外辅导班,比比皆是。</p>
名牌大学开学季,确实有学生自己开着一辆二手野马,开个1200公里的公路旅行,就溜达的过来报道了。</p>
但也能看见,白人或者黑人家庭,拖家带口,姥姥外公姨父二大爷,拎着大包小包,跟护送唐僧西天取经一样,送着儿子女儿来上学来了。</p>
只能说,甭管什么文化背景,什么族裔,什么信仰,是黄皮肤,白皮肤还是黑皮肤。</p>
没谁是妖魔鬼怪,也没谁是六根清净的得道高僧。</p>
大家都是普通人。</p>
有些东方文化背景的家庭,父母表达爱的方式会相对含蓄内敛一些,有些西方文化背景的家庭,父母和子女的关系也会看上去相对疏离一些。</p>
然而总体上,都不过是可怜天下父母心罢了。</p>
酒井胜子和顾为经,他们每一版写的论文的好坏,每一次的改进,到底应该投什么刊,哪个刊的审稿人喜欢这类论文,全是金发阿姨在那里用手指戳着丈夫的圆肚子商量出来的。</p>
尤其是艺术类的ahci论文。</p>
说简单吧,肯定是放屁。</p>
有些小国家可能一年都发不出来一篇,在重磅杂志上刊登一两篇,就够在大学里评教授的了。连布朗爵士这样的牛人,都会把他所发表过的ahci论文和伊丽莎白女王颁发给他的obe官佐勋章一起,弄个玻璃罩在办公室里罩起来,炫给每一个来访者看。</p>
说它难吧。</p>
客观的来说,有些考古方面的论文,是一个学者在偏僻的挖掘现场,工作五年甚至是花费了整整十年青春,所得到的一切成果的结晶。</p>
字字看来皆是血。</p>
但有些论文……它们的价值是很存疑的,不说是在办公室里吹着空调写英文八股,但至少技术难度上大概是没有在同等重量级理科类期刊上的所发表的那些ncs文章,来的高的。</p>
就比方说,顾为经他们写的论文。</p>
别看这篇印象派论文每一个字都是他们两个年轻人写的,上面属着他们两个人的名字,但他们只是土地表面能外被人看见的叶子。</p>
这篇文章最重要的功臣除了卡洛尔女士的那幅画,还有酒井大叔。</p>
他才是叶子下面连着的那颗200斤的大萝卜。</p>
顾为经的论文的“气质”颇像是那种天文学家观察到了一颗新的类地行星,从而发表出的论文。</p>
努力是重要的,可没准运气要比努力更重要,最大的难点是“发现”,而非写论文。</p>
而如今已经不是伽利略那种找珠宝匠,打磨两片水晶往天上看,就算是在做天文观测的年代了。想要有资格发表这样的论文,你至少得有能接触到天文望远镜数据的权限才行。</p>
艺术行业也是同理。</p>
顾为经论文内容在人家的内容编辑看来,其实是很可疑的。</p>
两个高中生在仰光做了几个月的研究,就把美术史上写的多么天花乱缀,这本质上依然和谁晚上睡觉前,在阳台上用500刀买的望远镜往天上望望,就宣称自己发现了太阳系的第十大行星一个意思。</p>
噱头是挺足的,可又有谁愿意信呢?</p>
天文观测这种东西,只要你真的找到了什么东西,世界各地的学者都是能够复现的。</p>
而那张《雷雨天的老教堂》也许确实是难得的名家手笔。</p>
</p>
谁又敢肯定,这是150年前画出来,而非50年前或者100年前画出来的?</p>
他们的论文除了手上的一张油画以外,什么可靠的论据都没有。</p>
通篇都是猜猜猜猜猜……或许考古的本质都是猜猜猜猜猜,特洛伊古城到底有没有被发现,猜猜猜;有大英博物馆背书,卖了5亿美元的《救世主》到底是不是达芬奇画的,猜猜猜。</p>
但艺术界每天都能诞生一万个噱头十足的猜想,期刊凭什么要刊登你这个?</p>
《救世主》有阿拉伯王室,有大英博物馆在后面站台,顾为经有什么?菲茨国际中学么?</p>
归根结底。</p>
这幅画之所以能刊登在《亚洲艺术》这样的重磅期刊上,尤其是之所以能被编辑部选为本期学术期刊的封面文章,占据整本论文集里最好的位置。</p>
不是因为他的艺术猜想提的新颖,也不是酒井胜子英文八股写的文辞优美。</p>
核心因素只有一个——</p>
文章的联系人和通讯地址都留的是酒井一成在多摩美院的办公地址,这就好似是紫金山天文台发表的天体物理学文章,或者卡文迪许实验室发表的物理学论文。</p>
也许只是理论物理学的推论,甚至也许只是一些学术综述。</p>
但有这样的单位备注,就代表着权威……至少代表着“靠谱”。</p>
他和酒井胜子在新加坡双年展上的开门展台,是酒井一成刷脸刷到的。</p>
他和酒井胜子在《亚洲艺术》上封面画的位置,也是酒井大叔一路在前面翻滚,滚平了所有的沟壑,压塌了所有拦路的荆棘,一发肉弹冲击,撞进了期刊位于瑞士的编辑办公室的大门,给他们硬生生的送上去的。</p>
确实是自家孩子才能有这样的待遇。</p>
正常来说,这种文章就算能发,也跟顾为经没啥关系。</p>
能在论文的铭谢里有那么一行小字,都算人家有良心了。</p>
商博良因为对罗赛塔石碑的研究名满天下,成为一方巨擘的时候,又有谁在乎,那些发现、搬运石碑搬运的满手水泡的埃及本地劳工,到底叫什么名字?</p>
尽管顾为经知道能发这篇论文,有无数个巧合,无数的运气因素。</p>
可当他撕开邮件的包装,看着论文封面上那张熟悉的《雷雨天的老教堂》的照片,和《artibasiae》的标题字母时。</p>
依旧有一股巨大的成就感,涌于并充质着他的内心。</p>
他知道。</p>
从这一天开始。</p>
顾为经这名字,不再会是艺术界的无名小卒了。</p>
他便从nobody,变成了body。</p>
喜欢全能大画家请大家收藏:()全能大画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