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内郡。</p>
高帝置,位处雒阳北百二十里,有十八城。</p>
自初平年初便有讨董大军向怀县聚集,此时兵马劳工合在一起已经超过十万之众。</p>
一场大雨刚刚结束,此时的全军上下一片缟素。</p>
自号车骑将军的袁绍亲自登台,面怀忧思沉重之色。</p>
就在不久之前,袁绍得到消息,董卓将天子前往长安之后,竟将狱中的袁家上下五十余人全部戮杀,其中就包括袁绍的叔父——太傅袁槐,堂兄——太仆袁基。</p>
“董贼暴掠,杀我族人,害我叔父,绍虽不才,愿以血为誓,誓除董贼,报此国仇家恨!”</p>
形声悲切,天地共鸣。</p>
“报仇!”</p>
“报仇!”</p>
三军将士尽皆呼应。</p>
此时,有一清秀通雅、瑰姿奇表的文士挺身而出,对着袁绍拜首道:“董卓戕害天子,屠戮公卿。上违天心,下略万民。如今将军麾下三军齐备,粮草充足,正该顺天意民心,兵发洛阳,上报国仇,下除家恨,携哀勇之师,立不世之功。臣等不才,愿为将军所驱使,刀山火海,在所不辞!”</p>
说话之人姓荀,乃是荀子之后,单名一个彧字。</p>
自董卓专权,便与族人避祸于冀州,现与其兄荀谌同在袁绍帐下效命。</p>
话音刚落,便有诸多士子文人拜倒在地。</p>
“恳请将军/盟主发兵,我等愿为前驱。”</p>
袁绍转身看着台下一群请战之人一时陷入沉默。</p>
此时,台下又一人,生得面阔口方,唇红齿白,一双小眼炯炯有神,他揣摩了一下袁绍的心意后说道:“将军与那董贼有国仇家恨,忠孝之心海内咸知,但愚以为,此时还不到出兵的时候。”</p>
此人姓逢,名纪,字元图,南阳人士,多有智谋,袁绍逃离洛阳时,逢纪亦舍身追随。</p>
“我报仇之心日进,出兵之念日盛,元图何以言时机未到?”袁绍看似询问,实则暗中松了一口气。</p>
“原因有二。”逢纪竖起两根手指侃侃而谈道。</p>
“其一,兵法有云,上下同欲者盛,如今盟军之中多有畏贼,怯贼之人。将军身为联军盟主,首要做的是统和上下,使得联军万众一心,如此攻城,城无有不克;以此攻贼,贼无有不惧。</p>
其二,董贼刚将天子迁入长安,后患之忧刚解。董贼于此时杀害将军族人,正有引诱将军出兵之意,将军此时出兵,正是以己之短,攻敌之长。愚以为,智者不取。”</p>
逢纪说完,便对着袁绍一拱手,退回了人群之中。</p>
“一派胡言!”</p>
未等袁绍说话,荀彧便再次挺身而出,出言呵斥道。</p>
“兵法亦有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将军身为联军盟主,屯兵于此,数月而没有寸进一步,长此以往,只会图耗士气。天下人观望已久,见此情景,也必然质疑盟主忠孝之心,除贼之念。</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