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队伍往前缓慢走动,终于到他们检查了。 此时,一位官员拿着名册,开始逐一进行身份验证。 “叫什么名字?籍贯何处?” 官员的声音有些沙哑,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 “陈潇,籍贯顺天府。” 陈潇镇定自若回答道。 官员仔细对照名册,又看了看陈潇的面容。 确认无误后,在名册上做了个记号。 接下来轮到陈宣,他的声音略带颤音。 “陈宣,也是顺天府人士。” 就这样,一个接一个,身份验证的过程漫长而缓慢。 每一个考生都不敢有什么意见,生怕会因此失去考试的资格。 身份验证完毕,紧接着便是严格的搜身检查。 陈潇看着前面的考生被官兵毫不留情地上下检查。 虽然已经不是第一次经历这种检查,心里还是有些不自在。 “下一个!” 官兵大声喝道。 陈潇深吸一口气,走上前去。 官兵甚至连他的头发都在仔细检查。 “抬起胳膊!转过身去!” 官兵的命令不容置疑。 陈潇只得乖乖照做,心中却是忍不住安慰自己。 这种日子就快结束了! 搜身结束后,陈潇松了一口气。 然而,和他同一排的一位考生就没那么幸运了。 被官兵从考篮里搜出了一张小小的纸条,当即被抓了起来,准备拖出去。 “竟敢作弊,取消考试资格!” 官员的怒吼声在人群中响起,引起一阵骚动。 那位被搜出纸条的考生被拖走时,激动地大声哭喊道, “大人,冤枉啊!这纸条不是我的,是有人陷害我!” “我寒窗苦读多年,怎会作弊,大人明察啊!” “求大人再查查,我真的没有作弊!” 众考生看着那名被拖走的考生一直在喊冤枉,心中不禁一阵后怕。 纷纷小声议论道, “唉,真惨,也不知道是真作弊还是被冤枉的。” “看他那样子,也许真是被人陷害的,可惜了。” “这贡院检查如此严格,还敢作弊,真是自寻死路。” “但愿别影响咱们考试的心情,专心答题才是关键。” “说不定是一时糊涂,走错了路,这下全完了。” “……” …… 好不容易通过了搜身检查。 陈潇等人进入了考场。 然后几人相互颔首就各种去找自己的考舍了。 陈潇找到自己的考舍时,心情好了许多,还好这次不是臭号,虽然自己现在有清灵玉佩,但是他还是挺膈应的。 他走进考舍,然后仔细检查周围,发现这次运气不错,屋顶没有漏洞。 随意把灰尘擦干净,检查桌上的笔墨纸砚没有问题,他就开始闭目养神,等待考试开始。 突然,一阵铜锣声清脆地响起, “铛——铛——” 声音在考场中回荡,打破了原有的沉寂。 随后,主考官后面带着几个考官一起走进了考场。 他们步伐沉稳,神色严肃,仿佛带着一种无形的威压。 当陈潇睁开眼,发现主考官果然是他的师兄于睿。 于睿一身官服,面容冷峻,眼神犀利地扫了一眼四周。 目光仿佛能洞察一切,让在场的考生们都不禁心头一紧。 他的目光不动声色地打量了陈潇一瞬。 然后,转头对着所有考生训话道, “诸位,此次会试乃朝廷选拔人才之重要途径。 你们历经艰辛,到此一搏,关乎个人前程,亦关乎国家未来。 望尔等诚信应考,将平日所学,心中所思,尽情展现。 切不可有丝毫舞弊之心,否则定当严惩不贷!” 他的声音洪亮而严肃,在考场中回响,震人心魄。 此时的考场,安静得仿佛能听到每个人的心跳声。 考生们都神情紧张,专注地聆听着主考官的训话,大气都不敢出。 “现在我宣布,会试考试开始!” 于睿一声令下,就有一群官兵开始给考生发放试卷、答题纸和草稿纸。 陈潇谢过官兵,双手接过试卷,心情有些复杂。 他先是小心翼翼地开始检查,答题纸张有无破损,试卷是否有不清晰的地方。 确认没有问题后,才开始做题。 第一场考试仅有三种题型,分别是经义题、试帖诗以及策论题。 陈潇看完经义题后,迅速在脑中整理思路。 乍一看,这题目似乎平平无奇,但实际上却暗藏玄机。 需要考生对经典有着深入的了解,同时还得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这道题看起来容易,实际上却是陷阱重重啊!” 陈潇心中暗自嘀咕着,握着笔的手不自觉地紧了紧,眉头也微微皱起。 过了一会儿,他终于开始动笔,笔下的文字如流水般顺畅。 此时,考场内的气氛愈发紧张,有的考生已经开始奋笔疾书。 有的则还在苦苦思索,额头上冒出了豆大的汗珠。 随着时间的推移,陈潇逐渐沉浸在答题的氛围中,忘却了周围的一切干扰。 他全神贯注于笔下的文字,希望能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完美地表达出来。 时间飞速消逝,顷刻间就迎来了中午的时段。 陈潇看到已经有官兵开始给考生们送饭了。 于是他也要了一份。 每个考生都能得到两个馒头和一碗菜汤,这就是他们的午餐。 陈潇拿起馒头,咬了一口,发现味道并不怎么样。 馒头有些干硬,菜汤也只是简单的蔬菜煮成的,没有什么特别的味道。 不过,他还是尽量把它们吃完了。 尽管如此,陈潇仍然觉得肚子空空如也,一点饱腹感都没有。 无奈之下,他只好从自己携带的考篮里取出几个饼子。 然后打开一瓶辣椒酱,用饼子蘸着辣椒酱吃。 这样的搭配让他感到非常满足,接连吃了三个饼子后,这才终于有了八分饱的感觉。 感觉时间已经不早了,他迅速将剩余的饼子收起来。 并整理好考篮中的物品,然后接着做题。 很快就做到了试帖诗这题。 题目大概意思是根据“杨柳依依”写一篇七言律诗,要求平仄协调,对仗工整,韵脚正确。 陈潇从杨柳的意象出发,联想到离别与重逢的情感,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与对未来的憧憬。 陈潇的心思快速转动,构思着诗句的框架和意象。 不知过了多久,陈潇终于理清了思路,开始在草稿纸上写下自己的的诗。 “柳絮零似客心,离合悲欢总难禁。 故园春色留不住,异乡秋风易伤襟。 镜中白发添几缕,梦里青山旧时深。 待到重逢花烂漫,共话桑麻酒一斟。” 但他看着这首诗,却又心生疑虑。 觉得这般情感实在太过寻常,恐怕难以触动考官。 于是,他沉下心来,再次审视这个题目。 杨柳依依,又岂止是离别的悲伤? 它还可以蕴含着深邃的人生哲理。 通过杨柳的柔韧之姿,能够象征坚韧不拔的精神,亦或是在逆境中依然保持的乐观态度。 想到此处,陈潇的思路犹如拨云见日,豁然开朗起来。 他即刻在草稿纸上奋笔修改。 然而,改罢之后,仍是不太满意。 只觉这诗的情感基调太过哀婉。 于是,他又几经斟酌,添上几笔,使其显得愈发豁达。 待到确认无误,感觉没有问题了。 他才小心翼翼地在答题纸上誊抄上这首诗。 “柳絮飘零逐风舞,悲喜交织亦从容。 故园春色梦中觅,异乡明月酒中融。 镜中笑靥经年变,笔下情思韵味浓。 待到东风拂绿柳,共醉芳华乐无穷。” 陈潇写完最后一句,长长地舒了口气。 他抬头看了看对面的其他考生,发现大家都还在埋头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