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作坊?清酱?”李渊好奇了:“这俩还真是一点都不挨着。”</p>
“这不重要,反正,都在研究中,这俩作坊啊,就算是建好了,暂时也不挣钱,但是能解决很多就业问题。”李复说道。</p>
“就业?”</p>
这对于李渊来说,是个新鲜词。</p>
“就是就某种行业赚钱的意思,说白了,就是给老百姓提供一个赚钱的活儿,他们在作坊里干活,挣钱,收入就提高了,家里的日子就过得好了,日子过好了,他们就愿意生孩子,就养活的起孩子了,这样,庄子上的人口,也就会越来越多了。</p>
其实目的都是一样的,让百姓过好日子。”</p>
李渊点点头,理解了李复的话。</p>
“如此看来,你在庄子上砸钱折腾,也是为了大唐好。”李渊感慨说道:“若是朝中的人,都与你一样,怀着这样一颗心,那咱们大唐,何愁不兴旺啊。”</p>
李复眼神里带着笑意。</p>
要的就是您这句话啊。</p>
“是啊,咱们大唐立国,也才九年,接过了前隋的烂摊子,正是百废待兴的时候啊。”李复脸上故作忧愁:“可谓是内忧外患啊。”</p>
“内忧外患?外患是突厥,这内忧,又从何处而来啊?”李渊疑惑道。</p>
他在位的时候,可没有觉得有什么内忧,朝堂上的诸位臣子,都忠心的很。</p>
“内忧也起于外患啊。”李复说道:“叔,当初您执政的时候,北方突厥人反反复复,总是南下侵犯咱们大唐,因为咱们大唐国力衰弱,每次都是给他们金银财帛和粮食,将他们给搪塞回去,这一给,就是很多年。</p>
可是,每年都给,也不见突厥人信守承诺,与咱们大唐互不侵犯不是,就这短短一年之内,他们已经兵临长安两次了,两次啊。”</p>
“这两次,侄儿都亲身参与进去过。”李复感慨说道:“结果是好的,但是这当中凶险,却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不是每一次,咱们的运气都这么好啊。”</p>
“总不能每一次都这般应对突厥,咱们大唐的国库很受伤啊,那都是咱们大唐百姓的赋税啊,除却供养朝中衮衮诸公之外,这些钱,最是应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如此,大唐方可强盛,太上皇与陛下,亦能成为青史留名的明君,贤君。”</p>
李渊最是知道国库的情况,毕竟,那些分封出去的爵位,靠着国库供养的勋贵,国库的钱,都是他赏赐出去了。</p>
李复这样一说,他心里跟明镜似的。</p>
朝堂要运转,要做事情,哪儿能离得开钱?</p>
想要国库充足,无非便是开源节流。</p>
国库钱财,多依靠百姓税收</p>
问题就回到了李复说的,令大唐人口增加的问题了。</p>
至于节流。</p>
李渊微微蹙眉,内廷缩减开支,裁撤宫女</p>
这是一个办法,只是,他心里,不太愿意接受这个办法。</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