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兰国是哪国?可是那红毛番?”陶礼之问。</p>
闵悉忍不住笑出声:“正是。”红毛番是大明对常在琉球群岛出没的尼德兰人的称呼,对英国人也是这么叫的。</p>
陶礼之接过那封信,封面上的字迹已经糊得完全看不出写了什么,封口处的火漆已经掉了,陶礼之问:“国书怎么打开了?”</p>
闵悉面露惭色::“我们在海上遭遇了一场风暴,船上所有的东西都湿透了,包括这封装在匣子里的信。我们拆开来晒了一下。”</p>
既然都打开了,陶礼之也便不再拘礼,拿出信纸来,上面的蝌蚪文字有大半都糊成了一团,别说糊了,就算不糊,他也看不懂这些蝌蚪文说的是什么。只有信纸右下角的暗红色印章清晰可辨。</p>
云霁说:“舅父,这国书被水打湿了,呈送给陛下实为不敬,我们犹豫再三,还是来征求一下您的意见,看到底要不要呈交。如若不送其实也无妨,我们就回复那边说在途中遗失了。”</p>
陶礼之说:“这信被糊了大半,写的什么内容也不知。就算不糊,恐怕四夷馆里也无人认得这蝌蚪文。”</p>
闵悉说:“我倒是认得。要不要我把能认出来的部分翻译一下?”</p>
“也好。你说我拿笔来记一下。”陶礼之让人拿来了纸笔。</p>
闵悉把信上没糊的地方逐字逐句翻译了一下,陶礼之把闵悉的大白话翻译成书面文字,基本上就是闵悉看不太懂的了,云霁看完舅父写的,说:“是这么个意思。”</p>
陶礼之将翻译的部分和原信都收起来,说:“邦交事宜归礼部主客司管,我改日将这信呈送给主客司,交由他们呈贡吧。”</p>
“那就麻烦舅父了。”</p>
这封信到底要不要拿出来,闵悉其实也纠结了很久,以英国现在的生产水平,也没多少商品可以交换到大明,届时会有更多黄金白银流入大明,按照大明朝廷的尿性,并不会意识到白银增加会带来什么严重后果,也没有采取适当的调控手段,这会加速通货膨胀,激化社会矛盾,加快大明灭亡的速度。</p>
他跟云霁解释了大半天的经济学知识,云霁好不容易才弄懂这个关系,最后说,还是应该把信交出去,君子一诺千金,既然答应了,那就应该做到。建不建立邦交,那是朝廷需要考虑的事。至于白银流入引发的社会问题,既然已经意识到了,那就应当设法提醒朝廷,早早规避这一问题。</p>
闵悉这才决定把信拿出来交给陶礼之。不过这信已是这副德行了,以大明目前的尿性,恐怕未见得能够把英格兰放在眼里,多半是不予理会的。</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