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奴凶残,在关外虎视眈眈。 对于我中华富饶之地,垂涎三尺。 亡我大明之心不死! 想当初,这些建奴不过是一些上不得台面的东西! 只可惜却被李成梁养寇自重,以至于闹到了现在这种局势! 从养寇自重,变成了养虎为患! 闯贼势大,喊出那等口号。 一路朝着京师进发。 孙传廷是个有本事的,只可惜难以力挽狂澜。 当今圣上又喜欢瞎指挥。 孙传庭一死,导致局面彻底失控。 闯贼一路直奔京师而去。 所到之处,所向披靡。 泱泱大明,竟然再无能战之兵! 张献忠这股这股贼寇,也同样是令人心忧…… 天灾人祸不断,大明又处在内忧外患之中。 皇帝勤奋却无能,朝堂之上,真正掌权之人,没有几个能扛事儿,敢扛事的。 每每思之,都让人痛心疾首, 我两百多年大明,居然变成了这样。 大明养士两百多年,到了今日,居然变成了这种局面! 此等时候,正当我辈士人出手力挽狂澜。 可偏偏我等东林党人,又不被圣上所喜 被众多人所攻讦。 以至于空有一腔报国壮志,却无处施展。 只能眼睁睁看着山河破碎,情况危急。 我这颗心是真难受! 像是被烈火烹炸一样!” 一处精美的园林之中,一男子负手而立。 面向北方,显得极为惆怅。 这处园林打造的极为精美,小桥流水,亭台楼阁,应有尽有。 占地虽不是太大,却无处不精美。 一看就是花了大价钱,大心思,所营造出来的。 在这人身侧,则有一女子站着。 望向他满眼都是敬佩,还有一抹心疼。 这女子长相极美,神情温婉,温婉之中却又有着一些坚毅。 这女子名叫柳如是,秦淮八艳之一。 柳如是今年不过二十五六岁。 钱谦益却已年过六旬。 二人站在一起,那是标准的爷孙辈。 可二人就是结成了夫妻。 典型的老少配。 一枝梨花压海棠,用在他们身上也很相配。 柳如是上前一步,握住钱谦益的手道: “夫君,局势确实很坏。 依照夫君之所见,北面那里将会如何?” 钱谦益回头看了一眼柳如是,伸手将柳如是拥入怀中。 脸上依旧是忧国忧民。 开口道:“大明已经是烂到一定程度了。 北平城虽然坚固,可是大明很多地方,都烂透了。 外有建奴,内有气势汹汹的闯贼。 各地掌兵之人,也都是有拥兵自重,想要做草头王。 不愿意为大明拼死作战。 在洪承畴,卢象升,孙传庭这些人相继没了之后。 我大明真正能打,且还忠心朝廷的,基本是没了。 依我看,陛下以及京师会被闯贼所围困。 至于指望那众多的人,前去营救京师,只怕是指望不上。 没有几个人,会拼命死战。 最好的结果,只怕也是天子南幸。 划江而治了……” 说到这里叹口气。 “当年太祖高皇帝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将被蛮人占据了几百年的北方,给重新打下来,恢复我汉人河山。 结果才过了两百多年,就又变成了这样子,令人心痛!” “夫君,您觉得……陛下真的会南幸吗。” 柳如是忽然望着钱谦益问到。 钱谦益闻言愣了一下。 思索一阵后,又一次叹了口气:“当今陛下,为人极要面子。 这事儿还真不好说。 其实最好的状态,就是天子南幸。 而后积蓄力量,如同太祖高皇帝那样,以南伐北,再复我大明河山! 只是……就现在这样子来看,只怕还很有可能,是大明的都城,乃至于陛下都会没了……” 此时只是夫妻二人私下里进行谈论,所以有些话说起来,倒也比较随意。 虽然随意,可是在说起北平城破,崇祯可能会身死的事情时,钱谦益的声音,还是显得沉痛。 犹豫了一下后才开口说出。 柳如是在听到钱谦益所说的话后,身躯忍不住微微的颤了一下。 国破家亡这等事儿,她也同样不想看到。 大明都城被破,皇帝也随之身死。 这等事情一旦发生,那其实也就标识着大明亡国了! “夫君……倘若,我是说倘若,大明真的发生了不忍言之事。 那……那夫君您会怎么做?” 柳如是紧紧抿着红唇,沉默了一会儿,望着钱谦益显得有些沉重的出声询问。 钱谦益闻言,挺直身躯,声音沉重,但却无比坚定的道:“我钱谦益生是大明的人,死是大明的鬼? 大明养士两百余年,终究还是要有一些人站出来的! 倘若当真发生了这等事儿,我必然会努力光复我大明河山! 若是真的恢复河山无望,那就以身殉国!为国而死!” 在说这话时,钱谦益神情坚定,没有多少的犹豫。 柳如是在听到了钱谦益的话后,美目之中,满满的都是钦佩与景仰,还有感动。 不愧是自己看上的人! 自己夫君就是不一样! 不但有才华,而且还有着文人该有的风骨! 有着身为臣子,该有的忠义! 她握紧钱谦益的手道:“夫君,若真有那么一天,妾必然追随夫君! 今后到了地下,还服侍夫君左右。 能与夫君这等人物相伴,实乃是妾的荣幸!” 钱谦益闻言,身体站得更直了,把柳如是搂得更紧。 出声道:“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不过,局势应该不会坏到那一步的。 纵然当今陛下不愿意舍弃祖宗基业,想来也会让皇太子提前来留都。 只要有皇太子在,就算我大明出现了一些不忍言之事,那也无妨,至少大明还在!” 柳如是道:“倘若真的如此,那真希望当今皇太子,是一位贤德之人,有识人之明。 能够重用夫君,以及如同夫君这般有德行,有操守,有真才实学的君子。 庙堂之上,大多都是奴颜婢膝之辈,只有夫君这等人物得到重用,才能够真的让大明变得不一样。” 柳如是对钱谦益说这些话,都是出自于真心。 她是真被钱谦益给迷住了。 钱谦益闻言,也不由的叹了口气道: “到时,若真能如夫人所言,也不负我这一生才华。 与这一片忠诚……” 他说着,用手指了指自己的胸口。 一副忠诚至极的样子。 柳如是听了钱谦益的话,对于自己家夫君,就更加的钦佩了。 觉得自己真幸运,终究是让自己找到了一个真正的男子! 夫君有担当,有才华,在大是大非面前分得很清! 虽然年纪大了自己三十六岁,可那又何妨? …… 朱元璋带着崇祯等人,朝着南面一路而行。 颇多感慨。 来到了这两百多年后,他又一次要带着人,来到他所熟悉的南京了。 对于南京这边,所留的诸多人,朱元璋大多没有什么好感。 主要是听了韩成讲述了南明的一些事儿后,朱元璋是真气。 原本在从韩成这里,得知了老四迁都北平之后,今后大明历朝历代,都把南京这边弄为留都。 南京这里,也一样有着皇城,还有相应的机构。 有着一套班子。 他对此还是觉得挺不错。 虽然他也不想大明河山沦陷,丢了半壁江山。 但是有些时候,也不得不站在现实上,去想问题。 有着这样的布置在,就算是大明真的有一日,遭遇了不测。 导致北方被攻破。 那么大明这边还有退路,可以南迁。 渡过长江,还于留都。 再一次凭借着长江天险,与北方对峙。 最不济也能如同宋朝那样,坚守很多年。 对于北平城破,崇祯吊死煤山的事儿,虽然感到气愤惋惜。 但是朱元璋也觉得,自己的大明应该也如能如同宋朝那样。 凭借着这些布置,多坚持上一些年。 可是在问了韩成之后,朱元璋险些没被气死! 哪里有多少年? 只有短短十八年! 而且,这十八年那简直是不堪入目! 首先便是崇祯死后,太子朱慈烺也没有逃出去。 之后,南面朝堂就陷入了关于让谁继位,让谁来监国的继承人之争。 留都的这些人,各种争斗,打了个头破血流。 最终,福王成功上位,拥有了这些权利。 可是事情并没有结束。 左良玉有和一些怕被收拾的东林党人,准备施行兵谏…… 反正就是纵观南明这十八年,那都是大明都亡了,这些人还它娘的不停的在内斗。 不是这个扯那个后腿,就是那个扯这个的后腿。 一直都是一盘散沙!各种的送! 但凡出现一点好的局面,南明的那些朝臣,就会它娘的争权夺利,闹个不可开交。 而后被人猛捶上一顿。 接着逃亡,然后接着争权夺利,进行内斗…… 想想就它娘的让人来气! 关键是,李自成被多尔衮那边的人给打败,北平都被多尔衮给占据之后。 南明这边的人,不想着整合力量,驱除鞑虏。 反而是它娘的派人前去,和那些鞑子们议和! 并且还准备和鞑子们联手,一起对付李自成! 这等事儿,想想朱元璋就上头! 就没有见过,这等狗屁不通的玩意儿! 关于南明的种种,不能多想。 想的多了,容易让人短命!! 马世英,钱谦益,阮大铖…… 这些家伙没一个好东西! 尤其是钱谦益的头皮痒,水太凉,让朱元璋印象特别深刻。 这个所谓的东林党带头之人,所谓的大儒名士,东林君子。 真它娘的可笑! 竟是连一个秦淮河上的妓子都比不过! 也不知道,柳如是在后来,知道了她所找到的大丈夫,竟是这样一个货色。 会不会后悔?会不会难受。 不仅是这些人,还有那江北四镇,以及佐良玉这些家伙,那都是需要收拾的人! 这些人里,除了还和张献忠对拼的秦良玉,这个巾帼英雄之外。 现在剩下的,手中掌握大军的人,一个二个都需要收拾上一番才成! 尤其是那江北四镇。 必须要好好的整改一番! 这些家伙们,个个都是草头王! 再加上又有史可法这样一个,除了忠心,一无是处的人,弄出来的各种十分优秀的操作。 这江北四镇,到了后面,直接就等于是裂土封王了! 将他们所镇守的地方,直接分给了他们。 这等事儿,朱元璋想想就来气。 以至于他都在想,接下来见到史可法之后,要好好的看看这家伙的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 里面装的是什么! 到底是什么样的货色,才能够做出,那诸多令人想要吐血的操作! 而在朱元璋带着崇祯等人,向着南京迅速而去的时候。 也先一步派遣出了各路使者,朝着各方传出消息。 告知他们,天子南幸,还于留都。 同时还说了,他这个大明的老祖宗,带着一些人显灵,要挽救大明河山的事。 当然,这些都是以崇祯这个完全化身为盖章机器的,皇帝的名义,所发出的。 …… “诸位,速度再快一些。 北平那边,只怕形势危机。 值此国难当头,我等忠义之士,自当奋勇上前,报效君王,报效国家。 奋勇杀敌,解除国难! 诸君如何能行军如此之慢? 还请速速行军! 早日赶到京师那边,保卫京师,解京师之围! 诸君若能做成此事,天子那里必有厚赏,不会亏待了诸军!” 史可法望着眼前的几位将领,出声说道。 神色显得有些着急。 “尚书大人容禀,真不是我等不愿意快速行军。 实在是统领大军而行,行动坐卧之间皆有章法。 有些时候,欲速则不达 一天行进三十里,已经是极限了。 再快走不了。 而且,此番前去京师那边,是要与闯贼作战的。 闯贼兵马本就悍勇,能征善战。 我们这边兵马难以抵抗。 若是再不管不顾的行军,导致士卒疲惫。 到了京师那边,已经成了疲惫之师。 到了那时,又如何能够和闯贼的兵马进行死战? 只怕一个弄不好,便会被闯贼兵马给战败。 到了那时,情况反而不美。 况且京师那边,有着天险居庸关,易守难攻。 北平城更是天下机器。 真正拿主意做事情的,是朱元璋这个一手创立大明的人! 在这种情况下,有些事儿自然会变得不同! 朱元璋的手段和魄力,可不是崇祯所能比的! 在得知,史可法和高杰等人前来相见后,朱元璋脸上露出了一抹笑容…… …… 而几乎是在同一时刻,钱谦益也得知了崇祯皇帝南幸的消息。 先是意外,继而大喜过望!(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