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修仙:从沙漠开始肝经验

第8章 秦家嫡系

这一日,晴空万里。

姜琼聚精会神的刻画最后一道“坚硬”器纹,手中的石晶盾不停的闪过轻微灵光。

随着他最后一缕灵气消耗殆尽,法器上的器纹相连,整件法器修复完成。

“搞定!”

经过六天的修复,姜琼终于松了口气。

他手中的石晶盾表面还是尽显破碎的样子,蛛网般的裂痕遍布。

但内部的器纹和材料,全都修补了一遍,最终的效果比较不错,能轻易抵挡练气境初期修士的攻击。

法器表面的样子,是姜琼故意搞的,目的自然是是掩人耳目。

即是遮掩自己短时间掌握修器术,同时在御敌的时候,也能给敌人一个假象。

“有了石晶盾护身,我现在的实力面对普通的一阶下品妖兽,丝毫不惧。”

姜琼运转灵识,在法器上面留下自己的烙印,心情非常不错。

他意念闪烁,手中的法器能在瞬息之间缩小或者变大,携带和使用都比较方便。

“本来价值三块灵石都不到的法器,现在拿到碧霞绿洲的坊市里卖,估摸着能卖十余块灵石!”

毕竟是严重破损过的二手法器,纵使经过修缮,价值依旧会降低一些。

但对姜琼而言,能卖十余块灵石,已经很满意了,抵得上他击杀四五头一阶下品的妖兽!

把玩了一会法器,姜琼想到今日要出去埋捕兽篓,随即走了出去。

自从上一次收篓得到大量经验值,他现在已经不是特别排斥猎杀妖兽。

甚至于,他还想着收篓的时候,看情况帮贺言击杀妖兽,从而获得更多的经验值。

当然,该有的谨慎,必须得有!

时间若白驹过隙。

转眼间,过去十余天的时间。

这段时间。

日子过得比较平静。

姜琼共猎杀妖兽三次,时不时还帮衬着贺言收篓,再加上不间断的捕杀沙鼠,拢共获得五百一十二点经验值。

或许是捕兽篓带来了较差的影响。

使得狩猎队的散修情绪比较大。

最终秦家嫡系经过内部商谈,提高了散修拿一阶妖兽兑贡献点的比例。

原本一头只能兑三百贡献点的一阶下品妖兽,如今能换到三百六十贡献点。

这待遇,放眼整个塔陵沙漠的狩猎队,都是最高的档次。

此举可谓是轻易引燃了散修的热情,消除了他们私下的一些埋怨。

就连原本打算离开狩猎队的贺言,都陷入了纠结,舍不得放弃这么高的收益。

然而对于姜琼而言。

这些都跟他没有太大的关系。

他三次狩猎,捕捉的全是未入流的妖兽,秦家还是按照原来的贡献兑换。

只得到四百零二贡献点。

这一日夜里。

繁星点缀苍穹,洒下的璀璨星光笼罩沙漠,营地内架起篝火,响起木柴燃烧的声响。

姜琼跟贺言坐在篝火堆旁,目光全都看向篝火正中央的一道年轻身影。

其正是秦家狩猎队的首领,秦笙。

他脸上依旧是挂着和煦的笑容,身穿暗红色长袍,负手而立,看着非常温和,像是谦谦如玉的富家公子。

“诸位道友,此行狩猎队的捕兽任务已经圆满完成,长时间的沙漠枯燥生活,想来大家早已心生疲倦。”

“经过商议,我们决定夜里举办一次隆重的篝火晚宴,请大家尽情享乐。”

“等到明日清晨,再率队回碧霞绿洲。”

话语落下,篝火四周的修士脸上都露出兴奋的神情,纷纷出言称赞首领。

“终于能回绿洲了,首领仁义!”

“嘿嘿,待在沙漠的日子太淡,等回绿洲可得尽享春宵!”

“赞美首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洪荒:悟性逆天,吾为星辰之祖
洪荒:悟性逆天,吾为星辰之祖
穿越洪荒世界,太昊成了盘古胸中一口不化的浩然之气,天生主宰天地正气! 同时,他获得悟性逆天。 【你发现盘古力之法则碎片,略有所获,你领悟力之法则(8%)】 【你参悟自身浩然法则,结合力之法则,两世经验,自身底蕴,你领悟出《浩然真经》】 【你参悟诸天星辰,以人体为根基,以浩然之气为辅料,你顿悟了,创造出诸天星河观想自在法】 …… 太昊以诸天星河为引,星辰为棋
东方西岳
求仙问道
求仙问道
顾长风穿越综武世界,幼时被张三丰捡到收徒,成为武当小师叔。 天生石脉,无缘武道。 十八岁时,一朝记忆觉醒,得母星馈赠,获得逆天悟性天赋! “武道无法打通石脉,仙道总行了吧?” 灵气入体,石脉自开! 你们修武,我修仙! 研读三千道藏,身处深山与草木为伴,坐看云卷云舒,天人交感,创造出修仙功法乙木长春诀。 观张三丰突破,展露太极阴阳二气,悟五行混沌之道,创五色
芭蕉狗儿
身披战甲,嫡长女她又美又炸
身披战甲,嫡长女她又美又炸
一时之间,所有人都在哭,在喊,在闹。顾明舒伸手扶住沈氏,心中翻江倒海,巨大的悲恸来袭,疼得她撕心裂肺。可面上,她却是——.........
阿晏的猫
洪荒:吾掌大教,号令群仙
洪荒:吾掌大教,号令群仙
巫妖争霸时代,李云景魂穿洪荒,一缕残魂得毁灭魔神传承。 占洞天福地武夷山,得先天灵宝落宝金钱,入截教,得三清真传,经历千难万险,掌大教,维护玄门正宗,终得证道成圣。
海啸.
炎神之录
炎神之录
《炎神之录》慌乱,天灾,还是人为,世界的平息只是短暂的。一切为了利益制造乱世之争的邪恶人士与正义人士做斗争,让凡人们陷入恐慌之中。在此一把神剑诞生。
工藤新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