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来可太好了,要不然我还准备托你堂哥,帮忙给你带个话呢!” “怎么了,找我有事?” “之前我归拢仓库的货时点错了数量,把一百件太空棉服给记成了五十件,这样一来,明明70一件核完成本直接就成了140! 我发现以后立马把差价算了出来,就等你来好退给你!实在对不起,小乔,都是我太粗心了!” “没事,我看这里总是你一个人,忙中出错在所难免,那这钱我就收下了,也谢谢你的诚心诚意。” 见对方通情达理,佟椿梅笑得很开心。 “那你们今天打算拿哪款,等会儿忙完都别走,中午我请客下馆子,算是给你们赔罪!” “你这说哪去了,没那么严重。我今天来不是为了拿货,而是有批货想问问你要不要。” 说罢,周乔从口袋里掏出来一张清单。 当然不是老吴那张,而是她自己重新腾写的,价格当然也是她重新定的,反正,这种事听着就新鲜。 佟椿梅接过清单,一目十行地扫了一遍。 尽管她的微表情的变化不大,但目光中闪烁的那股欲望,还是被周乔敏锐地捕捉到。 “小乔,这货是什么渠道来的?倒不是不信你,只是按常规,但凡不是从服装厂里直接拉出来的,都要问一问,就怕是脏物。当然,我也不是说你……” “你不用解释,都干这行的,规矩我懂。你放心,这些货是荔城一位大批发商的,现在那边撤了,她就搬去了鹏城发展。 你也知道,北方货到了南方根本吃不开,若再加花钱运过去,那就更不上算了,所以只好托我原地处理。” 最近确实涌进来不少原荔城摊主,佟椿梅一听就知道所言非虚。 再加上这令人动心的报价,她当即提出想要实际看看货的要求。 还承诺说,只要不是陈款,质量也过关,那她就全要了,直接装车拉回白春。 前面那些周乔都同意,但包圆这事坚决不行,她把丑话说在了前头,可以给佟椿梅一万五千块钱的份额,至多不能超过两万。 “这样吧,小乔,我想办法找个人来盯摊儿,下午跟你们一起回县城。” “也行,晚上你就住在我们家,明天上午咱们直接奔海城。” 约好下午一点半在外面的路口见后,佟椿梅放下帘子,急急忙忙的就走了。 而周乔不想白来,硬是拉着富贵到星华书店门口,吃起了冰淇淋。 “嫂子,我问个事啊,你是怎么知道佟椿梅平时拿货的底价?” “我不知道啊。” “你不知道?那敢情你刚才那副手拿把掐的样子,全是装出来的?” “倒也不全是,我提前做过分析。” 海城当地就有不少服装加工厂,照理说他们肯定会扶持当地的产业,因为从长远计,这样对他们更有好处,光凭这一点,白春就吃了大亏。 简单来说,同样一款服装,赵云英拿到手的价格,百分之百要比佟椿梅拿到手的价格低。 当然,除非佟椿梅自己就有服装厂。 否则就算她不从海城的服装厂拿货,无论换成沪上、羊城或鹏城任何一个地方,价格只会比海城更高。 捋清这理,周乔赢面的几率就有了大大的提升。 这些并不是什么高端机密,富贵之所以不懂,原因全在于他是个外行。 “那既然你打算卖,她也打算买,为啥到最后人家要全包,你又不干了?” “我为什么要干啊?” “嫂子你这么整我可就彻底懵了,你跑这一趟不就是为了卖货吗?” “请你注意措辞,我来是为了挣钱,不是为了卖货。” 富贵抿了一口冰淇淋,嗤笑一声,完全不理解咬文嚼字的必要性。 直到自己反复的叨咕了两遍之后,瞬间变得豁然开朗。 “我去,嫂子你挺狠啊!你是想通过佟椿梅快速拢回来一笔钱,然后再用这一笔钱,把海城剩余的货全给吞了?” 咔嚓。 周乔咬了一口外面的脆筒,“看在你这么好学的份上,我就给你系统地说一说。” 如果把服装产业链接进行划分,那它们的顺序是这样的。 上游,原材料以印染,中游,成衣的设计与制造,下游,服装销售。 而周乔目前就处于产业链下游中,相比垫底的位置。 通常,品牌服装加工厂是不接受私人订货的,他们在每个省都有总公司,货到这里以后,再发往各地的经销商。 身为三号的周乔,现在想拿一号源头来反正二号,所获的利润就必然很有限。 就拿老吴报价四块钱一条的牛仔裤来说,以十二的价格批给夜市摊主,一条的利润就是八块钱,可要是直接卖给五号顾客,岂不是挣得就更多? 但反观如果卖给二号,利润空间就非常小,按曾经赵云英报出的七块钱来算,那一条利润就只有三块钱。 简单说,佟椿梅的作用是帮周乔快速变现。 作为报酬,她的利润空间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一条差三块,十条差三十,一百条那就是三百,好家伙,英姐家那么多的货,差价算下来那得老多钱了! 嫂子,既然你早就算明白了,那还卖给佟椿梅干啥?叫上哥儿几个一起凑钱,把那些货钱全盘下来,咱自己慢慢卖不就完了嘛!” “如果这些货里有一半是夏装,我真没准儿一咬牙就全给它盘下来了,毕竟利润相当的可观。 可你看再仔细看看这个清单,这上面全是秋装和冬装,夏装少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那就意味着在明年开春之后,没卖完的货就只能靠时间和运气了,因为款式更迭得实在太快。” 富贵长长地呼出了一口气,看来服装行业可比空车配货的水要深得多。 “嫂子,我刚才听佟椿梅说话的口气可真不小,你说她真那么有钱吗?我瞧着,她也就和你年纪差不多大。” 关于这一点,周乔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 想当初,她一直认为八九十年代的万元户,稀有的程度堪比大熊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