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如薰是文官,更多的是统筹协调,具体指挥作战则由麻贵负责。至万历二十二七月,麻贵全歼叛军主力,荡平叛乱,神宗皇帝为此祭告祖庙宣扬大捷,提升麻贵署都督同知,给予世代荫封。</p>
万历二十五年,大明与东洋倭国在朝鲜问题上和谈失败,再次掀开桌子开打。</p>
将这场援朝战争带入新一轮高潮。</p>
为彻底打服日本,神宗皇帝下旨从全国各地征调海陆军赴朝鲜作战。</p>
小小的朝鲜半岛云集了陈璘、邓子龙的大明精锐水师,吴惟忠的戚家军等明军精锐。</p>
当时的神宗皇帝还吸取第一次抗日援朝战争不设总指挥导致各自为战的教训,任命麻贵为备倭总兵官加提督衔,统一节制在朝各路明军,朝鲜王国军队并受麻贵节制。</p>
也让麻贵成为了明朝中后期,最后一个指挥强大明军,大兵团作战的将领。</p>
麻贵赴朝后,与刘綎、陈璘、董一元分兵四路对倭军发起反攻,重创倭军陆军精锐加藤清正所部。</p>
与此同时,陈璘、邓子龙在露梁大破东洋倭国海军,全歼日本海军精锐岛津义弘所部。</p>
随着倭寇海陆战场上的双重失利,明军在麻贵的指挥下,乘胜追击,一路打到釜山,朝鲜上的倭寇军队几乎全部歼灭。</p>
万历二十七年二月,麻贵率领明军班师回朝,并押送了五百余名倭国大小头目,万历皇帝在北京午门举行了隆重的献俘礼。</p>
而这次献俘礼,是大明朝军锋最后的荣光。</p>
当时的神宗皇帝非常高兴,老抠门的皇帝啊,竟然大出血。</p>
而且这次出血,出的那叫一个高兴。</p>
他下诏从内帑中拨200万两白银犒赏三军将士,现场发钱……</p>
在上一世,朱翊钧只认识拥有者极大战功的麻贵,对于他这个在万历五年大同战死的兄长,只是有所耳闻。</p>
在万历三年,麻锦经谭伦举荐,调入京师三大营之后,朱翊钧便授意胡宗宪观察一番。</p>
</p>
果不其然,麻锦也展现出了自己的带军天赋,受到兵部尚书胡宗宪的“看重”。</p>
胡宗宪已有五十八岁了,虽然马上就要到了天命之年,但身体状态还算不错,而这个麻锦,才三十余岁,跟李成梁的儿子,李如松都是此时大明朝最为出色的一批年轻将领中的佼佼者,当然,他的弟弟麻贵,此时已经是宣府副将。</p>
坐在龙椅之上的朱翊钧看着麻锦,满是期许之色。</p>
李成梁的盘子太过稳固了。</p>
自从张学颜从辽东离开后,朝廷再派遣过去的巡抚,便再也难以插手军务,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信号。</p>
而朱翊钧也只能从其他方向开展一下。</p>
此时的李如松在大同担任军职,是麻锦父亲麻碌的手下将领。</p>
在这个情况下,朱翊钧让麻锦前往辽东,担任参将一职,李成梁是不能推脱的。</p>
“麻锦,朕听闻你在京营中表现出色,如今辽东正是用人之时,朕欲委你以重任,遣你前往辽东,担任参将之职,在李成梁的帐下效命,你可敢担当?”朱翊钧声音沉稳而有力。</p>
听完朱翊钧的话后,麻锦立刻跪地,神色坚定道:“臣麻锦愿往……”</p>
朱翊钧微微点头,又看向胡宗宪:“胡爱卿,你久历沙场,经验丰富。朕望你能多多指点,提挈我们大明朝年轻的将领,为我大明培养更多的将才,日后,马锦去了辽东,你呢,也要经常教导他。”</p>
胡宗宪拱手道:“陛下放心,麻锦等年轻将领皆是可造之材,臣相信他们定能为大明立下赫赫战功。”</p>
胡宗宪作为朝廷的老人了,当然,知道皇帝陛下的深意,这是要让自己与麻锦有着私下的书信往来。</p>
朱翊钧不想动李成梁的基本盘,可,作为帝王的他,也不得不有两手准备……</p>
喜欢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请大家收藏:()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