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运到后,发现在港岛招不到合适的高级技术人才。别说技术人才了,连懂得操作自动化生产线的高级技工都招不到。”</p>
“不应该吧。港岛虽然地方不大,大学有好几所。”戴眼镜的老人皱起眉头。</p>
“大学里培养的都是律师、医生、金融、贸易和管理方面的人才。整个港岛理工类院校只有一所,还偏向于建筑类学科,工科培养出的学生,了不得了就是一帮普通技术工人。”</p>
“这……”戴眼镜的老人推了推眼镜,似乎不大相信。</p>
“大学培养人才,是按照市场需求来的。港岛对高级理工科人才没有需求,学生们d对当高级蓝领也不感兴趣,高校的学科自然发展不起来。”</p>
“不对吧,港岛有那么多现代化工厂,不应该没有需求呀。” 一位一直没说话,看起来相对年轻些的严肃脸老爷子开口。</p>
“我最初跟您想的一样。港岛别的不说,只电子厂就有两三千家呢,怎么可能找不到合适的人才。</p>
直到港岛工业总会到顺生参观。我那位小叔和几位开电子厂的老板聊了聊才知道。感情港岛两三千家电子厂,其中有超过一半都是家庭式作坊。</p>
剩下的大多是做电风扇、收音机之类的小电器。而且,基本都是组装工厂,核心部件全靠进口。</p>
那些生产基板或者电子元件的工厂,全都是五六十年代的落后技术和设备。”</p>
“那么老旧?”梅宣宁的老子有些难以置信。</p>
“不止电子厂。服装厂、塑料厂、玩具厂也都是一样的。”</p>
“这样呀……”严肃脸老爷子眉头稍稍舒展,随后又皱了起来,念叨:“不应该呀。那些大老板不应该如此短视。”</p>
“那些大老板,不论做实业的,搞航运的,还是开赌场的,甚至是黑涩会社团,现在都在炒股、搞上市、拿地、盖楼。</p>
金融和地产来钱太快了,谁还辛辛苦苦的做实业呀。”</p>
“这可不行。都去玩虚的了,长此以往,不成空壳子了嘛。”戴眼镜的老人轻轻拍了下桌子。</p>
“终归会有一些目光长远的商人。”严肃脸老爷子说道。</p>
“八月份我陪小叔去小日子考察。接待我们的商社社长道出了问题的根子。”曲卓接话。</p>
他本来还想提一下,港岛到处都是内陆逃民的事儿,以此来证明民众向好之心不可阻挡。</p>
但话赶话没赶上,硬拐又太生硬,只能暂时放弃。</p>
“什么根子?”长老年斑的老爷子发问。</p>
“港岛的所有公司,不论搞金融的,做地产的,还是做事业的。背后都离不开英美的资本。他们要么从英美的银行贷款,随后贷转股。要么接受财团的资金或技术注资。</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