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廷也不快乐,眼下到处都要用钱,国家资用不足。毛文龙既然能自给自足,就不应该要得更多。</p>
因军资问题,毛文龙屡屡与明廷发生矛盾,于是一些人认为他骄纵不法,建议移镇。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袁崇焕当然也不会很快乐。他上任伊始,即与毛文龙会晤,就粮草、兵马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磋商。谈判显然没有达成共识,袁崇焕于是下令逮捕毛文龙,当众宣布其十二当斩之罪后,用尚方宝剑将其斩首。</p>
他本以为一剑下去,会皆大欢喜。谁知结果更让人不快乐。</p>
袁崇焕低估了毛文龙在其部众中的影响力。被杀后,东江部众尽皆痛哭出声。袁崇焕不得不加以抚慰,称只有毛文龙一人有罪,其余人无罪,并赶紧给他们派发钱粮,以稳定军心。</p>
崇祯帝在得知毛文龙被杀后,十分震惊。只不过毛文龙人死已不能复生,此刻又是用人之际,于是他佯装温和,反而对袁崇焕下旨安抚。</p>
但袁崇焕让他失望了。皇帝很失望,后果很严重。</p>
袁崇焕更加不快乐,没有了毛文龙的牵制,后金大军再无后顾之忧。这一年十月,后金新晋大汗皇太极虚晃一枪,佯装西征蒙古,途中突然掉头,兵分三路突破大安口等长城关隘,直逼北京。</p>
山海关总兵赵率教战死,袁崇焕率关宁军从宁远回防不及,后金大军兵临北京城下,史称己巳之变。</p>
这事本怪不得袁崇焕。</p>
他很早就预见了后金绕道蒙古进攻北京的图谋,并曾向崇祯帝上疏,指出蓟门比较薄弱,应部署重兵镇守。</p>
他担心皇帝没想明白,接连又上了第二道奏疏,明确指出宁锦防线太过坚固,后金军若攻之不破,就会绕道蒙古,突破长城,进逼北京。</p>
只可惜,崇祯帝对此置若罔闻。</p>
此后后金大军兵临城下,崇祯帝终于慌了,急令各地兵马驰援。袁崇焕率领各路援军在北京城外与后金军激战,总算守住了京都。</p>
皇太极见进攻无果,于是施了一招反间计,到处散播袁崇焕通敌的谣言。</p>
他的计策成功了。援军军心动摇,祖大寿还师宁远。</p>
皇太极趁机夜袭卢沟桥,斩杀明军约七千人,又在永定门外再败明军,总兵满桂、孙祖寿先后战死。</p>
后金军以骑兵为主,机动能力极强。袁崇焕率军跟在屁股后面拼命追赶却追之不及,只能苦苦吃灰。他们眼睁睁瞧着后金军呼啸来去,连克数城后分兵驻守遵化、滦州(今河北滦县)、永平(今河北卢龙)等关隘,然后大模大样返回后金都城沈阳。</p>
袁崇焕追了个寂寞,灰头土脸地入宫向皇帝请罪。</p>
崇祯帝眼见金军在京都城外来去自如,面上无光,心中有疑。他城府极深,越是怀疑,越是不动声色,反而对袁崇焕“慰谕久之”。</p>
袁崇焕浑然不知危险将至,居然愚蠢地请求率兵入城休整。</p>
皇太极使用的反间计本已收到效果,袁崇焕里通后金的言论甚嚣尘上。如今,他竟然想大军入城,莫非想借机谋反?</p>
生性多疑的崇祯帝决定不再等了,下旨将他逮捕入狱,以间接支援后金、图谋议和、纵敌不战、遣散援兵等诸多罪状将其凌迟处死。</p>
赋闲在家的孙承宗被重新起用,往前线安抚关宁军。他能力挽狂澜吗?</p>
喜欢跟着姓名学国学请大家收藏:(20)跟着姓名学国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