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帝欣喜至极,颁诏天下称“此乃朕第一子”。他为此祭告天地,接受群臣朝贺,并宣布大赦天下。这个待遇,一如当年海兰珠生下孩子,皇太极对其子的待遇。</p>
然而,两个孩子的命运何其相似?董鄂妃的孩子出生不过数月,也夭折了。董鄂氏原本体弱多病,经此打击后一病不起,终至香消玉殒。顺治帝悲恸万分,追封她为皇后,谥曰孝献皇后。</p>
董鄂妃死后仅半年,顺治帝因悲伤过度,身体日益衰弱,最终染上天花而驾崩。</p>
也有人说顺治帝并没有死,而是金蝉脱壳出家为僧了。董鄂妃的死让顺治帝心灰意冷,而政治上的苦闷更让他看破红尘。</p>
顺治帝一度胸怀大志且富于进取,因此性格显得浮躁易怒,刚愎自用。这使他对待臣下颇为苛刻,稍有冒犯或不遂心意,便严加惩处。如此急切浮躁,自然不能培养出忠心为己的文臣武将。</p>
他在前期受多尔衮钳制,后期则饱受满清王族、贝勒、旗主的掣肘。尤其诸多藩王拥兵在外,一个个虎视眈眈觊觎皇权,顺治帝稍有不慎就可能遭遇灭顶之灾。</p>
为此,他的母亲孝庄皇太后操碎了心。</p>
尤其在对待汉化的问题上,母子两人存在根本性的分歧。</p>
孝庄太后则从全盘考虑,认为大清立国未稳,当务之急是在满、汉、蒙之间找到平衡点,不宜加快汉化进程。</p>
而顺治帝则一心推进汉化,严加制裁满族官员。但他却无力制定与意图相适应的大政方针,而是基本沿袭多尔衮的治国方略,对汉人并不宽厚。</p>
顺治帝为寻求长治久安,一再向臣下求言,多次命满汉文武官员陈述革除积弊的办法。但他发现自己越努力听取意见,施政越困难重重,到后来在内得不到母亲的支持,在外也得不到满、汉两族的民心。</p>
辛辛苦苦图治却搞得前后受气,两头受堵,顺治帝为此郁愤难消,再也坚持不下去了,于是以董鄂妃离世为由,自削其发,决心出家。</p>
因为孝庄太后的拼命阻拦,以及他信任的禅师苦心劝导,顺治帝这才勉强重新蓄发。康熙登基以后,曾多次陪母亲巡游五台山。这两个史实拼凑在一起,便渐渐衍生出了顺治黯然出家,康熙五台寻父的传说。</p>
传说只是传说,多为野史和小说家所喜,却绝非史实。顺治帝终究还是病死的。他临终之前,原本想让次子福全继位。孝庄太后再次与他意见相左,她理想中的继位者是顺治帝的第三子,年仅八岁的爱新觉罗·玄烨。</p>
这一次,顺治帝英明地听取了母亲的建议。他命人提前草拟遗诏,立玄烨为皇太子,又托付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大臣辅政,以防亲王摄政,威胁皇权。</p>
看来多尔衮造成的心理阴影面积,不是一般的大。</p>
喜欢跟着姓名学国学请大家收藏:(20)跟着姓名学国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