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距离彭城七十里的沛县内,蒋钦正带着几个扈兵巡视着城头。</p>
沛县对于彭城乃至徐州的重要程度,陈登自然清楚的,所以专门将自己心腹大将蒋钦放在这里,就是相信他的能力。</p>
而蒋钦也的确不负陈登的信任,将沛县事情料理的井井有条。</p>
和周泰那种学不下,不愿学不同,蒋钦非但作战勇猛不说,还能下马治民。</p>
他有一套自己的办法,那就是走到下面,听别人的问题,然后解决他们就行了。</p>
这当然只是治理的初级手段,毕竟你作为主官就算真的下了基层,就能听到真的问题吗?就算是真问题又代表是主要问题吗?</p>
但这些东西蒋钦不管,反正只要他听到了,看到了,就要管一管。</p>
所以自主政沛县以来,蒋钦不仅是忙于城中防务,还专门抽时间一个个去解决老百姓的问题。</p>
他从陈登幕府转任沛县的时候,陈登专门嘱咐蒋钦一个道理。</p>
那就是收得沛县人心,那沛县就是固若金汤。</p>
而蒋钦就将这句话听进去了。</p>
今日,蒋钦照例来城头巡视。</p>
这已经是蒋钦的日常了,他巡视的目的除了是看城头上的吏士有没有懈怠,也是给一些人看的,那就是只要他在,那后勤的那帮刀笔吏就绝不敢克扣吏士的口粮。</p>
蒋钦和周泰非常不同。</p>
周泰是对士大夫们非常尊重,也有心成为其中一员,即便他总是被后者嘲讽“沐猴而冠”。</p>
但蒋钦却截然不同,他看重下面的吏士,爱护那些和他一起出生入死的弟兄,反而那些靠着嘴,靠着笔就能攫取军功的世家子弟非常看不过。</p>
正是两人的这种不同,所以周泰军中有大量徐州世家子弟出仕,而蒋钦军中却乏人,每每事情都是要他自己亲力亲为。</p>
所以也谈不上到底谁更对。</p>
这会,蒋钦正在和东门上的几个老军唠嗑,听他们当年参与北面防戍的事情。</p>
徐州打到现在,人力也已经出现了匮乏,一些当年曾在大汉时期参与过防戍任务的老军也被重新整编入了军。</p>
这些人虽然很多都老得提刀都费劲,但他们的存在的确给新人提供了丰富的经验。</p>
就比如这会和蒋钦聊天的三个老军,他们都是当年同一批北上幽州参与戍秋的。</p>
蒋钦对这经历很好奇,因为他这辈子都还没去过黄河以北的地方,上一次随陈登北伐青州到了高密一带,那就已经是蒋钦去过最北面的地方了。</p>
三个老军也健谈,当然也和他们对这件事反复吹嘘过有关,他们反正就和蒋钦胡乱讲了一通,反正这蒋钦也没去过。</p>
蒋钦听不出里面的糊弄,但他却在沉思了。</p>
他听着老军们的故事,忽然问了句:</p>
“所以当年去幽州防戍是九死一生了?”</p>
老军们刚刚还有点胡吹的意思,但当蒋钦说了这一句话后,三人却沉默了。</p>
他们似乎不太愿意回忆那段记忆,只是叹了口气:</p>
“咱们命从来就贱,死哪不是死啊,哪的黄土它不能埋人?”</p>
但蒋钦并不满意这个答案,他对三人又紧问了句:</p>
“难道那些鲜卑人就那么厉害吗?”</p>
这话惹恼了三老军的那个性子最烈的,他直接呸了句:</p>
“将军,听过一汉当五胡吗?那些鲜卑人在乃公们面前,排成一串都不够咱杀的。”</p>
这性子烈的叫老杨,他还要再说,边上的同伴也就是老陈的,直接拉住了他,然后歉意对蒋钦道:</p>
“将军,老杨就是这张嘴,你勿怪他。你对咱们的好,咱几个心里都知道,不是真的尊重咱们,谁会在这陪咱们吹冷风听这个?更不用说你是将军了?所以,咱们有什么肯定都说什么。”</p>
蒋钦并没有生气,其实他一直对这个问题好奇:</p>
“实不相瞒,我家当年之所以落到水上,就是因为当时交不起践更的钱。当时我们家同里的好些个,之前都去了,但就再没回来过。所以当时大家都知道,北上践更就是死路一条。只是我当年小,实在不清楚为何人人畏此?所以就当然的以为鲜卑之勇,我大汉不可敌。”</p>
“但我后来又觉得不是这么一回事。你看咱们对面的泰山军,我听说他们平灭那些鲜卑、乌桓乃至肃慎、高句丽人都不过是等闲。现在这些人还加入了泰山军的队伍中。所以我就想,这些胡人到底厉害不厉害。要是真厉害,能这么快就被泰山军给平了?可要不厉害,为何我大汉屡屡不能制,甚至还要防着他们,而咱们去防戍了,还九死一生。”</p>
蒋钦这番话全是他心里的真话,他是真的困惑,他没有和泰山军真的打过,所以没办法直接判断泰山军的真实战斗力,所以他试图用这个问题来侧面了解。</p>
还是那个老陈说话了,他叹了一口气,终于开始回忆起那段人生最痛苦的日子了。</p>
他对蒋钦道:</p>
“将军,实不相瞒咱们三个是从北疆逃回来的。”</p>
蒋钦愣了一下,但没有打断老陈说话。</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然后老陈就开始讲述了他们三个的故事。</p>
当年和所有要北上防戍的人一样,都说是要到渔阳三年,三年一满就可以回乡。</p>
但等他们一路跋涉到了渔阳后,压根没有人管他们,也没人提供粮食和衣服,只是将他们派入了一处野外的坞壁后就走了。</p>
在坞壁的第一个晚上,他们队伍里的就有人因为受不了冻给冻死了。之后一个冬天,一个坞壁的五十多人,直接减员了十余人。</p>
但人对环境的适应远远超过人以为的,等熬过了这个冬天后,剩下的人终于能勉强在北疆活下来了。</p>
可熬过了冬天又如何?他们很快就遇到了游弋的鲜卑游骑,虽然这些人并不会给他们带来多大的伤亡,但却被困在了坞壁内。</p>
之后的时间就是这样,塞外的鲜卑人来了又走,走了又来,今年的白雪飘完了,来年又是一场更大的。</p>
终于,他们好不容易熬过了三年,满心以为能期满回乡了,却等到了渔阳军府的调令,让他们去更北面的柳城戍守。</p>
柳城是哪?那都已经是乌桓人的巢穴了,去了那里岂不是死路一条?所以所有人都不想去。</p>
而这个时候使者就贴心的给他们提了一条出路,那就是他们这些人可以投靠渔阳本地大族家为奴,这样他们的身份就会从册籍上消失,从此再也不受国家的劳役了。</p>
这下子,这些人终于明白了这里面的道理,也明白了为何年年都从内郡征发戍守,却年年不见征人北返。</p>
原来这些人不是死在北疆的寒冬,就是成了豪强的奴仆了。</p>
当说完这个故事的时候,连一直情绪稳定的老陈都忍不住问蒋钦:</p>
“将军,我们是为国家为北戍,为何最后却要为豪强之奴?这些人就这样挖国家的墙角却毫无处罚,这是谁的错?”</p>
甚至在最后,老陈还说了一句触及蒋钦灵魂的话:</p>
“我所守护的大汉从来没有给我带来什么。家里的地被夺,是我带着这些个老弟兄们一起去夺回来的。乡里的地头欺压我们,也是我们用手里的刀去和他讲了道理。我们从来没有信过这个大汉,更不用说为它去死了。”</p>
蒋钦迟疑了一下,还是问道:</p>
“那老陈你们几位是为何要来呢?”</p>
老陈看着蒋钦,认真道:</p>
“将军,我是徐州人,我的家乡就在这里。我不需要跑到什么渔阳那边去战斗,去沦为渔阳豪强的奴隶。但在这里,我的后面有我的家人,我的家乡,以及我所有的记忆。我想保护这些,这就是我们战斗的理由。”</p>
蒋钦动容了,他挺直了背,随后对老陈三个深深一拜,最后坚定道:</p>
“老陈,我蒋钦也是徐州人,我的身后也是我的家人。而我们的主公陈登爱民如子弟,不会征人为奴仆,他会让我们徐州人都过上好日子。所以这一次我们不是为什么死去的大汉而战斗,我们就是为自己,为徐州!所以请相信我,也相信主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