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个比方,张三撺掇李四去偷袭王五,王五察觉到之后,只是抽了李四两个嘴巴子,问出来是谁指使的,然后策反李四带路,自己准备好大棒子,再去找张三复仇。</p>
张三就是“冯党”,李四就是朱令赟,王五就是李煜,只是,他去准备的不一定是棒子,还可能是大刀。</p>
魏国忠想明白之后,脸色变得很不好看:“叔公,那我……们该怎么办?”</p>
“静观其变。”</p>
“清源军那边就置之不理了?”</p>
冯延鲁摇摇头,拿起奏表说道:“例行公事。回到枢密院走流程,将留从效奏表交给李从善,至于他要干什么,就与我们无关了。不过,点拨一下纪国公也不错。”</p>
城府如此,也难怪冯延鲁能够成为“冯党”的头子。</p>
李从善还能怎么办?前有车、后有辙,以他的想法,自然要继续拿太子问罪。</p>
这次,可是证据确凿、铁板钉钉。</p>
留从效的奏表,很快就送到了李从善手里,魏国忠一个劲的暗示、诱导,终于让这位纪国公形成了一个认识。</p>
太子拥兵自重!</p>
不行,再这样下去,自己顶替太子、荣登大宝的机会就彻底没有了。</p>
“魏卿,依你看如何处置?”</p>
“南北枢密院职能不同,想来,金陵方面已经无法约束太子,只有纪国公为国力挽狂澜了。”</p>
除了废话,就是吹彩虹屁。</p>
但李从善很受用,自感责任重大,他可是南唐兵马副元帅!就算金陵如何,调兵出征,怎么能不知会洪州方面!</p>
“我即刻进宫,去面见国主。”</p>
李从善的意思是,上次“问罪诏”你不理睬,这次让亲爹发话,看你听不听。</p>
魏国忠一听,立即阻拦:“纪国公,国主近日顽疾缠身,朝中事务,大多由国后做主……”</p>
李从善止步,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p>
李煜是钟国后亲生的!</p>
同时,新春之后,国主李璟的身体越发衰疲,陈年旧疾复发,每日只能静养,据说太医进宫半月都不曾出来。</p>
“国之大事,没有国主拿主意,如何是好?”</p>
魏国忠近前,献上“良策”:“纪国公,虽说洪州为陪都,可国主在此,枢密院、兵部、三衙、六司的级别,都是高于金陵的。不如,以留从效奏表为借口,要太子殿下前来朝觐考察。”</p>
“朝觐考察”简单地说,就是进京述职,述职人员称为“朝集使”,理论上,六部都可以对地方官员发出诏令。</p>
不过,南唐历史上,还从来没有发生过“太子为朝集使”的事情。</p>
“纪国公,朝觐考察不过是朝廷惯例,太子挑不出毛病,而且,此事不必麻烦国主。”</p>
真是好主意。</p>
“魏卿所言极是,只是,留从效那里如何回复?”</p>
“清源军虽割据岭南,却是闽国故地,臣服我大唐,并无任何僭越,尤其昔日皇室王氏一族,如今还扣留在金陵。依臣看来,还是安抚留从效为先,纪国公若能招太子殿下前来述职,自然也就消除了留从效的顾虑,他日,定然对纪国公感恩戴德。”</p>
魏国忠的话,说的很隐晦,李从善却能听出弦外之音,所谓“感恩戴德”,就是李从善若能帮助留从效解围,日后自己争夺太子之位,甚至争夺“国主之位”,他也能出一份力。</p>
沉默。</p>
李从善大脑在飞速的运转,最终,他做出了一个决定。</p>
一个错误的决定。</p>
“以枢密院与尚书省的名义,诏令太子朝觐考察!”</p>
李从善还没忘记,李煜身兼尚书令,把南都六部都搬出来,还怕镇不住?</p>
时间线回到李元清攻占尤溪——</p>
按照李煜的计划,下一步就不再客气,直扑德化!</p>
至于理由,南征岭南所有军队通用,就是“借道伐汉”!</p>
留从效,你借不借呢?</p>
喜欢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请大家收藏:()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