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p>
苏辰安凝思片刻,而后提笔落墨,其字如龙蛇舞动,力透纸背。只见纸上写道:</p>
“君子博采众家之文,广纳四海之识,以文润心,以学养德。</p>
复以礼为纲,约己束行,循礼而进,不逾矩,不妄为。</p>
如此,方能心有定锚,行有方向,不偏离正道,不悖于天理。</p>
盖博学以启智,约礼以修身,二者相辅相成,乃成君子之风范,可保一生行于正轨,不陷迷途。”</p>
其答语精妙绝伦,尽显对经典之深刻领悟与熟稔运用。</p>
苏辰安阅读理解这一块真的就没输过,再加上这辈子看的书可一点都不少。</p>
自认为他答的还不错,苏辰安有些满意。</p>
看着又一题:“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p>
苏辰安略作沉吟,墨笔挥洒如飞。</p>
书曰:“学乃汲取知识之途,如清泉入池,滋养心灵。</p>
然学而不思,则如入宝山而空手归,知识虽入脑海,却未加琢磨,难以化为己用,终致迷茫而无所适从。</p>
思乃探索真理之径,如凿石取火,点亮智慧。</p>
然思而不学,则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空想虽多,却缺乏根基,难以触及真理,徒留疑惑而无所得。</p>
</p>
故学与思当并驾齐驱,学以启思,思以促学,相互为用,方能破迷惘之障,解疑惑之围,达智慧之境。”</p>
墨义之试,考校的不仅是记忆,更是对经典的理解与感悟。</p>
苏辰安或奋笔疾书,或沉思默想,不知不觉就已经 来到了作诗赋一篇。</p>
且看此题:“‘幽篁’为何物?</p>
苏辰安看到这题目脑子一懵,莫衷一是。</p>
或曰乃幽深之洞穴,黑暗静谧,神秘莫测。</p>
然细思之,洞穴虽幽,却无‘篁’之雅韵。</p>
又或者,为僻静之山谷,空灵清幽,远离尘嚣。</p>
但山谷广袤,少了那一份精致之美。更有甚者,猜其为古老之城堡,肃穆庄严,充满故事。可城堡何来‘幽篁’之灵动?”</p>
苏辰安觉得肯定没有那么复杂,也没有那么简单,而且他总觉得这个名字好像有一点点的熟悉。</p>
他记得上辈子他阿爷带他去拜访一个。国画大师,也算是国画界的老前辈。</p>
对方一生以画竹出名,对方的宅子的各个角落都有各种各样的竹子景色。</p>
他仿佛记得,幽篁在这里是有个出处的,思绪不知不觉就回到了上辈子的场景。</p>
嘴里也是不知不觉就把那一句诗念了出来,</p>
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p>
苏辰安双眼一亮,好家伙这么冷门偏僻,总算是让他想起来了。</p>
“‘幽篁’乃幽深之竹林。竹影摇曳,翠色欲滴,静谧之中蕴含无限生机。</p>
微风拂过,竹叶沙沙作响,似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p>
置身幽篁,仿佛远离尘世喧嚣,心灵得以沉静,思绪得以放飞。</p>
那挺拔之竹,犹如君子之风范,刚正不阿,坚韧不拔。这便是‘幽篁’,一片充满诗意与哲理的自然之境。”</p>
苏辰安既然已经明白了题意,那么接下来想要作一手好诗,只能让他一个字一个字慢慢的抠出来了。</p>
喜欢苏辰安的科举之路请大家收藏:()苏辰安的科举之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