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滨走后,孙若薇大病了一场。</p>
等病好后,人却日渐消沉。</p>
胡善祥其实对她还是有些同情的。</p>
其实无论是剧里还是这里,孙若薇这一生都诠释了四个字,身不由己。</p>
靖难之役明明是皇家内部斗争,她明明该是个大家闺秀,却一夜之间家破人亡。</p>
难道要怪景清吗?</p>
景清是建文帝的臣子,为其效忠有何不对?</p>
要怪,只能怪朱棣太过冲动,一下子罚了三万人,更是杀了无数人。</p>
可从争天下,不争就要死的角度来看,朱棣也没有错,就是狠了点。</p>
可不狠点,他如何能从一个藩王造反成功呢?</p>
不狠点,他早就死了。</p>
但那些三万靖难遗孤就错了吗?</p>
孙若薇这些人家破人亡想报仇,有错吗?</p>
等孙若薇发现报仇无望时,选择放弃,然后和徐滨一起化解建文帝和朱棣之间的恩怨,从而解救三万靖难遗孤,有错吗?</p>
不但没错,反而对那三万人来说,是大恩人。</p>
可也因为如此,反而被困住了。</p>
因为朱棣不肯放他们走。</p>
孙若薇被迫进宫,徐滨被迫当官。两个相爱的人分离,一直被困在不想待的地方,根本没有所谓的自由可言。</p>
孙若薇确确实实是身不由己。</p>
她没有多坏的心肠,想做的只是解救靖难遗孤,却被迫陷入了泥潭无法自拔。</p>
胡善祥想了想,再加上身为太子妃的职责所在,便去寻了孙若薇。</p>
这是她第一次,真正的踏进孙若薇的宫殿。</p>
之前两人一直都是井水不犯河水,点头之交罢了。</p>
连月看到她,顿时紧张的请安,生怕她对孙若薇有什么不利的举动。</p>
连月也是在宫里长大的,太清楚胡善祥这个从女官变成太子妃的人,有多么厉害的手段了。</p>
胡善祥初成为太孙妃时,手下的女官们其实都有些不大服气。</p>
对其很是嫉妒。</p>
这就相当于,大家都是一个补习班的考公人,结果大家都落榜了,就你同桌上岸了。</p>
还偏偏是直接上岸到首都。</p>
问题是这个同桌平时顶多就是成绩比自己好一点,但差距没有大到让人觉得离谱的程度。</p>
那一个补习班的同学,难免就会觉得,早知道我也报了,怎么就给你上岸了呢?</p>
或者觉得我上我也行,你能上岸不过是我没报而已。</p>
等等等等,诸如这样的思想。</p>
当一个阶层的人,跳到另一个阶层时。</p>
原先的阶层会有不服气的感觉也在所难免。</p>
这些女官们的心情就是如此。</p>
为什么对孙若薇没有这种情况,说白了,就是宫里人对孙若薇的底细并不大清楚。</p>
再加上又是编造的清白家世,且孙若薇的养父说起来,其实也是不大不小的官了。</p>
且又只是太孙嫔而非太孙妃,所以女官们的不服气也就小了许多。</p>
而这些对胡善祥不服气的女官们,却在其帮着还是太子妃的皇后打理后宫后,渐渐没了议论声。</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