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朝廷在淮安府设置了三卫,即淮安卫、大河卫、邳州卫。明朝的军制,一百二十人成为百户所,一千一百二十人为千户所,一卫大概有五千六百人。</p>
根据朝廷在各省各府设置的卫所规律,普通的府压根不会设置一卫,只有数个府才会设置一卫。在淮安府设三卫,由此可见,朝廷对于漕运、河务、盐业的重视。</p>
</p>
除此之外,淮安卫与大河卫直接隶属于南京的中军都督府,品级上高于其他的卫指挥使司。</p>
与其他卫所不同的是,两个卫所的官兵还承担着漕运的任务,有数百艘的漕船,年运漕粮十万石。</p>
“这山阳城确实比济南热闹多了。”望着淮河上不断来往的民船贾舶,苏若莹由衷感慨道。</p>
“这是由县城的自身地理位置决定的,羡慕不来。”刘卓轻笑了一声,继续说道。</p>
“大运河运河将我朝境内的长江、淮河、黄河等区域连接起来,各地粮食、物资可以源源不断的通过运河、河道运往各处。大运河将大明朝大半数以上的物力调动了起来,实乃我朝的命脉。”</p>
“除了南方的几个省份、西部的一些州府,运河确实是做到了贯通南北。比如,江西、湖广、浙江的粮食运到此处,要卸粮入仓。其他州府的粮食到了淮安,也得停泊稽延。”</p>
“淮安能发展到如今的规模,地利之功占了一大半。你看那清江浦上一艘又一艘运粮的漕船,还有忙碌的运粮官员,往来的商船,修、造船只的工匠……”</p>
“除了东昌府的临清、兖州府的济宁可以看到这幅场景,其他地方可不多见,估计也就只能在长江沿线见到了。我估计,长江上的场景绝对比此处更壮观、热闹。”结合自己对于淮安府的了解,刘卓将自己对于淮安、运河的了解讲给苏若莹听。</p>
“夫君这般看好淮安,是不是想要在淮安大展拳脚了。”苏若莹笑着询问道。</p>
舟车远行对于一般的瘦弱女子而言确实有些吃力,好在刘卓细心、体贴入微,不仅刻意放慢了行程,还时不时的准备各种补品。</p>
更为重要的是,苏若莹看似柔弱,可性子极为坚韧、不服输。因而,路途中也没出现什么意外。</p>
“倒也不至于。”</p>
“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扬州的繁华程不亚于苏杭。夫人不是一直都念叨着想要去扬州,此行就圆了夫人的心愿。”刘卓扭头看向苏若莹,笑着说道。</p>
“夫君这话可就不对了。想去扬州府的又不止妾身一人,怎么能说是圆了我的心愿?难道侯爷就不想去扬州吗?”苏若莹白了刘卓一眼,而后一脸严肃地反问道。</p>
“口误,口误。夫人勿怪。”话音刚落,刘卓立马赔笑道。</p>
“既然夫君承认了错误,那就劳烦夫君陪着妾身尝一尝淮扬菜吧。”苏若莹莞尔一笑,笑容灿若朝霞,明丽动人,令人神摇意动,难以自持。</p>
四大菜系之一的淮扬菜形成于明清,在清朝时发展迅猛。淮扬菜为何名淮扬,其与淮安府府城的政治中心地位分不开。</p>
《淮安府志》记载:“淮安饮食华侈,制度精巧,市肆百品,夸视江表。”</p>
其中,淮扬宴席中的全鳝席、全羊席,极为出名。还有平桥豆腐、狮子头、钦共肉圆、淮白鱼、鲶鱼粉丝等。</p>
“没问题。你我就在淮安把这里的特色菜吃个遍再去扬州。”听到苏若莹的提议,刘卓想都没想就脱口而出。</p>
“还有,我听说此地绿豆酒、?苦蒿酒比较出名,夫君与手下的弟兄们可是有口福了。”苏若莹继续说道。</p>
绿豆酒是一种以绿豆为主要原料酿造的酒,其独特的酿造工艺和优质的原料,使其成为一种具有独特风味的美酒。</p>
北宋着作《曲本草》记载:“淮安绿豆酒,曲有绿豆,乃解毒良物,固佳。”</p>
淮安绿豆酒口感柔和,香气浓郁,更是引得全国商人争相抢购。</p>
淮安的苦蒿酒,是采用高粱等原材料酿制而成。淮安苦蒿酒虽苦,但苦后回甘,很甜。</p>
明朝王世贞写的《酒品前后二十绝》之十四,就明确介绍了淮安苦蒿酒的特点。</p>
明朝顾起元在《客座赘语》中记载了所尝的二十四种美酒,其中产自淮安的就有苦蒿酒、豆酒。</p>
“我记得夫人平日好像不怎么喜欢饮酒吧,为何对淮安的名酒感兴趣?”刘卓一脸好奇道。</p>
自苏若莹进了刘宅,刘卓就只在宴席上见她饮过一次酒。此后,刘卓就再也没见其碰过酒。</p>
“我听说绿豆酒具有清热解毒、消暑止渴、缓解疲劳等功效,而且其口感柔和,所以就想尝一尝,看看是否名副其实。”苏若莹笑着解释道。</p>
“原来如此。”</p>
“倘若绿豆酒口感、味道确如传闻所说,倒是可以费上一番功夫将绿豆酒的酿造工艺买来。”</p>
“可以尝试一番。”</p>
喜欢明末:大周太祖请大家收藏:()明末:大周太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