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不能科举?我刚好第四代

第172章 抬妾

沈遇安面色纠结,最后长叹一声:“把那些应酬的时日空出来,还能到大人这里帮点小忙,对日后还有帮助。”</p>

高知府一州知府,能跟在他身旁进出,能学不少东西。</p>

高知府也喜欢沈遇安,聪明反应又快,可比手底下那些官员办事利索多了。</p>

“若本官在那江南的鱼米之乡,定向圣上讨了你,可惜啊,在这幽州府,反倒是没翰林院有出息。”</p>

这入了翰林院,日后入内阁可就不一样了。</p>

以沈遇安的本事,假以时日,定是能入内阁,当大臣的。</p>

可若是到了这穷乡僻壤的幽州府,高知府不想耽误了沈遇安。</p>

“在哪都一样,能把职责所在诸多事宜尽心尽力办好,在哪都能发光的。”</p>

沈遇安就是说场面话,这世间,没背景,除非在任上做了些功绩出来。</p>

不然真不好说。</p>

就说高知府吧,为什么一直在琢磨这冬日种菜,不就是想要功绩么?</p>

若说全然是为了百姓,其实也不尽然。</p>

“遇安所说正是。”</p>

二人相视而笑。</p>

沈遇安在幽州府呆了半个月,颜家也没人找来,沈遇安若有所思地看向颜家的方向。</p>

看来颜清这个颜家最有出息长孙的前途,并没有颜家主的手重要呢。</p>

沈遇安没多想,上马回了家中。</p>

“哎哟,沈状元回来啦。”王氏故意阴阳道。</p>

“奶,可是谁惹你了?竟是故意如此寒碜孙儿呢。”沈遇安上前讨好地给王氏捏肩。</p>

“你拍拍屁股走人,那些人家每日让人送了拜帖上门来,这还是有礼数的人家,有些不请自来,竟还带着女儿,要抬进咱们沈家。”</p>

沈遇安闻言吓了一跳,“不是吧,奶,我才多大?”</p>

他还是个孩子啊。</p>

十六岁还没到呢,就有人送女人过来了。</p>

王氏见孙子拒绝地这么干脆,眼睛一转:“你都十六了,这个岁数按说也可以成亲了。”</p>

沈遇安闻言,连忙着急道:“奶,我还小,先立业再成家,不着急。”</p>

王氏哑然失笑,“奶诓你的,正经人家,谁没娶亲就抬了妾室,再说咱家可没那抬妾室的习惯,到你这了,可别学那些不三不四的。”</p>

“奶,你还不知道我么,我是那种人嘛。”沈遇安摸了摸鼻子。</p>

沈遇安曾祖这个痴情种娶了身子孱弱的妻子,生下的儿子身体也有些孱弱。</p>

沈家三房,男人身体一代不如一代,因着这原因,沈家男人还真没一人抬过妾。</p>

到了沈遇安这里,身体倒是好了,但沈遇安这家伙老觉得自己这年纪,还不到谈情说爱的年岁,压根没往这方面想过。</p>

“行了,后天就开始摆宴,三天流水席,要准备的事情多着呢,别在我眼前晃了。”</p>

王氏说完,急匆匆和张氏这个堂妯娌走了。</p>

沈遇安看着走远的王氏和张氏。</p>

这两位奶奶往日里看到他可都亲香得很,这会儿两人都不稀罕他了。</p>

见不远处刘氏搬东西,沈遇安起身走过去。</p>

“娘,我帮你。”</p>

“你自己去玩吧,这点东西娘一个人就能搬完。”刘氏一手提着一大筐东西,啪啪就归整好了。</p>

沈遇安:</p>

咋感觉连他娘的爱,都消失了呢?</p>

喜欢三代不能科举?我刚好第四代请大家收藏:()三代不能科举?我刚好第四代。</p>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红色仕途我助父亲冲云霄
红色仕途我助父亲冲云霄
前世父亲官场受迫害,潦倒落魄一生如今重活一世,定要改天换命且看父子从基层步入巅峰打造一路狂飙的红色征途...
爱弹琴的李小莫
尘埃山
尘埃山
讲述寻常百姓在五代十国漫长、混乱的九十年间,艰难苦痛的求生之路。描绘庙堂之外一群平凡人的生存之道,没有光环加持,没有奇遇经历。这群人像时光中的尘埃一样,历经岁月堆积,无声无息。
旁观路人甲
我成并肩王,你知道后悔了?
我成并肩王,你知道后悔了?
穆不染利用叶平安的资源,沙场建功,封侯称爵。对于家族没落的叶平安百般看不上眼,撕毁婚书,断绝关系,要追寻自己的幸福。叶平安怒而上马,胯下麒麟马,手掌破军枪,再度纵横沙场,重振威名。穆不染:“平安哥哥,我后悔了,我们回到之前好不好?”叶平安:“滚!”
不玩钢丝球
融合了手机,我给自己充电修仙
融合了手机,我给自己充电修仙
(双穿)开局系统崩溃,结果却阴差阳错将手机融入了身体中,让叶千寻拥有了穿越空间的能力,最诡异的是,手机上装的软件居然还能用。从此以后,他能一念破空,穿越两界。异界修仙,都市无敌。能量不够,我可以无线充电。精神攻击,我有杀毒软件。复制粘贴,先将攻击术法复制一万份,保存起来,关键时候瞬发暴击。网络连接,可以自动与别人的
长青余
饥荒年,我粮站老板,女帝尊我护国神
饥荒年,我粮站老板,女帝尊我护国神
张扬没想到,通过一尊青铜鼎,他成为了一国百姓心中的神明。并娇养一位古代绝色小女帝,让她变成了自己的形状。继承父亲粮站后,他负债累累,却意外发现祖传的青铜鼎,能连通两千年前的大宁国。宁国世代守卫华夏,却遇天旱三年,民不聊生。将士三日不粒米,百姓易子而相食。那一天,无穷无尽的粮食自青铜鼎中涌来,张扬开始了自己的囤货之旅
齐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