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他特意派出项伯三人携带传国玉玺前往夜郎国。</p>
令他三人出使的目的,一是为了激怒夜郎国,二是告知楚军当下的兵力。</p>
如此‘公然于敌’,定然可令夜郎国心生顾虑。</p>
夜郎有了顾虑,也知晓楚军下一步的目的,定然会提前做足防备。</p>
面对五万楚军的入侵,夜郎只有不足五万兵力,他国定然不敢独自应对。</p>
这样下来,为了阻挡楚军的进攻,夜郎定然提前联络其他国家。</p>
为了给足夜郎国联络其他势力的时间,项羽令大军停滞不前的同时,又令桓楚、蒯通率军激怒西瓯国、且兰国,并秘密收集火油、木炭、麻衣烂布。</p>
两国被劫掠、百姓被无端屠杀,又得知楚军所在四境之地,为了复仇,他们又怎么可能不同意夜郎国的请求。</p>
由于西瓯、且兰位置独特,恰好身处四境之地的两端。</p>
因此,项羽笃定,他们定然会合并一处,再尾随进入夜郎的楚军。</p>
由于他们心有顾虑,楚军虽行进缓慢,两国并不敢追的太急。</p>
为了消除两国大军的顾虑,项羽再次实施了‘减灶疑兵’的策略。</p>
当西瓯、且兰大军发现楚军有意留下的五千灶台时,他们打消了心中的顾虑,也确定了一件事来。</p>
这件事便是,楚军只有五万兵力的情报,是真实可靠的。</p>
因且兰靠近汉国,汉国又同楚国皆是中原人。</p>
同为中原人,他们的用兵方式也近乎相似。</p>
以且兰国的了解,中原人的大军常以十人一灶,以此推算,楚军五千灶台定然只有五万兵力。</p>
确定楚军的兵力,他们不再犹豫。</p>
当他们距离楚军不远时,担心率先暴露了‘两面夹击’的谋划,便停在了另一处山谷隐藏了起来。</p>
在他们看来,即便两面夹击,那也要等到楚军被追来时,再进行堵截。</p>
一旦提前暴露,那楚军定将回头收拾他们。</p>
若如此,那接下来两面夹击的谋划将彻底泡汤了。</p>
西瓯、且兰大军藏匿在另一处山谷,而楚军也有了同样的想法。</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在项羽的安排下,五万楚军隐藏在了一处更大的山谷里,并提前收集了干草铺在了即将发生的战场之上。</p>
这边五万楚军任务完成,又进行了隐蔽,项羽则亲率五万楚军前往了夜郎城邑。</p>
当五万楚军同诸国联军对峙时,项羽为了诱敌深入,他选择了率领骑兵痛击敌军。</p>
楚军骑兵的出现,诸国联军也做出了应对。</p>
在他们看来,即便楚军骑兵高大,可数量上并不算太多。</p>
为此,他们派出了两万五千骑兵。</p>
在他们看来,两万五对战一万一,定然稳操胜券。</p>
可第一次同中原人决战,他们显然失算了。</p>
只两轮攻击,楚军不但歼灭了两万己方骑兵,还趁胜杀入了己方步兵军阵。</p>
带着震撼,他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局势,并派出了最后的底牌———大象军团。</p>
在他们看来,即便楚军骑兵无敌,那也不可能战胜三千多头大象。</p>
气人的是,楚军发现大象出现了,便率先选择了逃离。</p>
一路追击下来,楚军更是不顾一切的抛舍辎重装备。</p>
当楚军丢盔弃甲的行为出现时,不但没令他们看出不对劲,反而令他们彻底失去了理智。</p>
再后来,楚军为了逃生,竟将更为重要的粮食、钱财、旗帜、战鼓也扔了下来。</p>
这时,他们虽因抢夺财物、军功而军中自乱,可怪异的是,楚军并未趁乱杀回。</p>
眼看楚军已离去了两个时辰,他们为了配合西瓯、且兰大军夹击楚军,又一次整军追了上来。</p>
到达谷口时,他们担心中计,竟不敢进入山谷。</p>
喜欢月下追范增,我不愿乌江自刎请大家收藏:()月下追范增,我不愿乌江自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