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苦大会持续到了午后,那个被押着的千总被当众宣读罪证、一刀砍了脑袋,战俘营中的战俘欢呼雀跃,红营战士又押上一名军官,侯俊铖让一名教导接手让战俘继续诉苦,自己下了台准备找些水喝,听闻顾炎武和洪昇也来了现场,水也顾不得喝,赶忙上前去行礼。</p>
三人攀谈了一阵,侯俊铖却发现洪昇有些心不在焉,一双眼睛不时的瞟着土台子上,侯俊铖见顾炎武朝自己使了个眼色,当即会意告辞,走到一旁等了一会儿,顾炎武却孤身一人来到侯俊铖身边。</p>
“辅明刚刚那番话可谓是引人深思、让人动容”顾炎武笑呵呵的扫视着那些战俘们:“老夫看得清楚,不少战俘都是一副动容的模样,如此看来,之后会有不少人想要加入红营了。”</p>
“他们能真心的加入红营最好”侯俊铖轻叹一声:“咱们正好缺少经验丰富的老兵,这一仗也暴露了这个问题,战士们的纪律性和组织性远超清军,可战阵对攻、近身搏战,技战术上远远不如这些刀山火海里滚下来的清军兵将,人数占优也会给人搅得一团乱。”</p>
“不过嘛,也不能就这么照单全收了,这次诉苦之后还得带着他们去修房种树,让他们亲手把自己破坏的东西恢复过来,劳动改造总是不能免的。”</p>
“他们若不想加入红营,倒也无所谓,愿意回家的回家,愿意回清军那里的也随意,我一概不阻拦,咱们的俘虏政策,红营治下到底是个什么情况,总得有人帮忙传扬出去,没有比他们这些亲历者更好的了。”</p>
“只怕他们回了清军那里,清军也不会敢使用他们了”顾炎武微笑着说道:“人嘛,总是懵懵懂懂的,非得吃了亏才会长记性,对比了才知道好坏。”</p>
侯俊铖点点头表示同意,朝着洪昇那边扬了扬下巴:“稗村先生那怎么样?他愿不愿意留下来?”</p>
“他若是不愿留下来,何必冒险跑来永宁县?又何必跟着老夫跑东跑西?”顾炎武笑道:“不过嘛,他也是个懵懵懂懂的人,还没想清楚自己到底是想要些什么、到底要走哪条路,他到永宁县来,恐怕只是因为老夫在这里,在江南拜会黄太冲后黄太冲也让他来红营试试,又听闻你是王而农的徒弟,想着三家名士皆助拳于红营,所以才来看看,并非对红营的理念有多少认同。”</p>
“只要愿意留下来就好,亭林先生不是也对我红营的理念有所保留吗?稗村先生心有疑虑不奇怪,大家求同存异嘛!”侯俊铖毫不在意的摆了摆手:“论迹不论心,只要稗村先生能为天下百姓推翻满清出一份力,就是红营可以团结的对象,这段时间就劳烦亭林先生带着稗村先生多看看、多跑跑了。”</p>
“但愿如此吧,以洪昉思的才学家世,当年在国子监又怎会未得一官一职肄业而归?和家里闹翻之后,旅居京师、贫至断炊,却依旧没有向家里低头,只是可怜妻儿跟着他受苦,偶尔才有悔意流露,但也从未付诸实践……”顾炎武评价道:“毛驰黄他们把他教的很好,洪昉思心中是有一份风骨在的,只是他这风骨……希望不是既傲上也慢下的。”</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