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形态

第三百四十七章 帝心多疑

他注目着化成佛子的秘地主人。

佛子没研究明白精神强化篇,张学舟没想到秘地主人也没弄明白。

在两种修炼体系的分割与融合上,不论是任一生还是这方世界的大修炼者都知晓其中的好处,但各自产生了明显的不适。

这或许也与张学舟的‘土味’翻译有一定关联。

在精神强化篇并不算复杂的修炼中,秘地主人更多是需要理解另外一种修炼体系中各类名词的定义,不曾理解任一生对这些名词的定义,就无从理解精神强化篇,更是难于修行。

佛子败退在这一步上,秘地主人也败退在这一步。

张学舟当下也是一个学习者,他很难将这些内容用适合这个世界的认知通俗易懂讲解出来。

这与任一生等人硬生生扭转认知学习《心咒》并无区别。

若张学舟拥有指导谁就能让谁登堂入室的能耐,他也不需要为了父母发愁,甚至不得不和张曼倩各自分配任务。

学是一码事,讲解又是另外一码事,而要跨越修炼体系和语种等问题,张学舟无疑难于做到让人准确理解。

实际上,若非他碰到的并非佛子,也并非秘地主人这种大修炼者,但凡是木道人那样的小修士,或许只会将精神强化篇当成不起眼的术,又或认为是某种歪门邪道。

“那就喝酒后再做尝试!”

帝君点点头应下,他看着眼前的小修士。

若说他此前对变化术蒙骗对方的把握是百分百,眼下则大概率已经穿帮。

只要对方警惕性稍微高一些,应该已经发觉了‘佛子’的异样。

但这种穿帮不算亏。

对方喝了他的九珍酒,他也从对方手中获得了一道极为重要的术。

这一道术的差距,就是天庭和仙庭的差距。

往昔的天庭和人朝拥有庞大的人才库,但被三清和姜尚硬生生推翻,这或许就是其中的主因。

他不知道仙庭有哪些人修炼了这种术,这些人无疑是天庭和仙庭起冲突时的一把尖刀,足以奠定中低层的战局。

以往认为天庭对仙庭依旧拥有鱼死网破同归于尽的底气,但帝君发觉这种底气非常虚。

若非西昆仑的阵法,他们正面交锋下或许一触即溃。

他也庆幸自己的退缩,最终没有落到像人皇纣那样的惨败下场。

这种退缩无疑引发了太多人的不满,譬如应龙、譬如烛九阴,譬如陆压、九灵元圣、五大龙王……

庞大的天庭中,太多傲气冲天的大修炼者不甘终老西昆仑,最终选择了离开。

一道术的显出,无疑让帝君思考了太多的事情。

他回忆过往昔,觉得自己完全是走在一条极为险峻的路上,稍有不慎就可能粉身碎骨。

“你这道术是从哪儿学的?”帝君思索后低声询问道。

“一个叫任先生的人传授给我的!”

注目着帝君的眼睛,张学舟眼中没有闪烁,回应得极为真实。

“任先生?”

帝君将这个名字在口中念了念。

“人先生?又是你?”

他嘴中的名字变换了数次。

“人教和人朝盛世延续了如此多年,天下大部分疆域已经归属了人类统治,难道你还注视着这片天地吗?”

他思索过佛子,又思索过西方教的两位教主,再注目过斗法时让他吐血的那道火焰。

他脑海中更是浮过自己一生中唯一的惨败。

“难道天地间又有什么变化,导致你再度选择了学生进行培养?莫非那道火焰是你的布置?”

帝王心多疑,仅仅一道术,帝君心中有无数念头在作祟。

等到金乌大帝在酿酒坊外‘哇哇哇’连叫了数声,帝君才将诸多思绪暂时放下来。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洪荒:悟性逆天,吾为星辰之祖
洪荒:悟性逆天,吾为星辰之祖
穿越洪荒世界,太昊成了盘古胸中一口不化的浩然之气,天生主宰天地正气! 同时,他获得悟性逆天。 【你发现盘古力之法则碎片,略有所获,你领悟力之法则(8%)】 【你参悟自身浩然法则,结合力之法则,两世经验,自身底蕴,你领悟出《浩然真经》】 【你参悟诸天星辰,以人体为根基,以浩然之气为辅料,你顿悟了,创造出诸天星河观想自在法】 …… 太昊以诸天星河为引,星辰为棋
东方西岳
求仙问道
求仙问道
顾长风穿越综武世界,幼时被张三丰捡到收徒,成为武当小师叔。 天生石脉,无缘武道。 十八岁时,一朝记忆觉醒,得母星馈赠,获得逆天悟性天赋! “武道无法打通石脉,仙道总行了吧?” 灵气入体,石脉自开! 你们修武,我修仙! 研读三千道藏,身处深山与草木为伴,坐看云卷云舒,天人交感,创造出修仙功法乙木长春诀。 观张三丰突破,展露太极阴阳二气,悟五行混沌之道,创五色
芭蕉狗儿
身披战甲,嫡长女她又美又炸
身披战甲,嫡长女她又美又炸
一时之间,所有人都在哭,在喊,在闹。顾明舒伸手扶住沈氏,心中翻江倒海,巨大的悲恸来袭,疼得她撕心裂肺。可面上,她却是——.........
阿晏的猫
洪荒:吾掌大教,号令群仙
洪荒:吾掌大教,号令群仙
巫妖争霸时代,李云景魂穿洪荒,一缕残魂得毁灭魔神传承。 占洞天福地武夷山,得先天灵宝落宝金钱,入截教,得三清真传,经历千难万险,掌大教,维护玄门正宗,终得证道成圣。
海啸.
炎神之录
炎神之录
《炎神之录》慌乱,天灾,还是人为,世界的平息只是短暂的。一切为了利益制造乱世之争的邪恶人士与正义人士做斗争,让凡人们陷入恐慌之中。在此一把神剑诞生。
工藤新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