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这个时候,还要给李从镒送钱,这是怕对方势力不够大吗?</p>
怎么刚捞到一点钱,就四处花呢?</p>
李煜见众人反应,一笑问道:“怎么,朕的做法不妥吗?”</p>
林仁肇说道:“不,不,陛下,臣只是认为,荆南本就富庶,何必要专门拨款?”</p>
殷崇义说道:“陛下,郑彦华军粮辎重,全都有金陵方面支援,不会缺给养,这个时候给钱,莫非是要犒赏三军?”</p>
李煜摇摇头,说道:“这笔钱,不是给谁花的,而是要邓王想办法借出去,借给老百姓。”</p>
众人摇头,都不明白。</p>
“周氏、高氏占据荆南与武平多年,连年混战,搜刮民脂民膏,老百姓只顾得逃难,不少地方已经弃耕了。”</p>
“邓王率领王师征讨,虽然已经平定,可老百姓生活依旧困苦,最难的就是,连种子、农具、口粮都无法保证。”</p>
“如果放任不管,这一年下来,不知道有多少人要饿死,不知道有多少田地要荒芜!”</p>
“送钱、免税,就是要让老百姓能缓过这一口气。钱借出去,到时候交粮食还就行了。”</p>
众人恍然大悟!</p>
殷崇义激动地说:“陛下,爱民如子,必定万民来归,大唐定然复兴!”</p>
李煜摆摆手,说道:“行了,不必给朕戴高帽,这不是应该的吗?所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钱要是只集中在少数人手里,那这少数人,就是朕的仇敌。”</p>
……</p>
朝会议事结束,如今在洪州的官员,感到前所未有的充实。</p>
皇帝新登基,就跟打了鸡血一样,短短几日,就将沉寂已久的事务梳理清晰,一一安排下去执行。</p>
回去路上,李觏与廖居素同行,如今,两人都进入了南唐朝廷的“上层建筑”中,感慨良多,也疑惑不少。</p>
洪州大街上,人来人往、商贾繁荣,老百姓照旧地生活。</p>
如果不是城楼上挂着的脑袋,完全看不出“一场政变”刚刚发生的痕迹。</p>
“清斋,你认为如今皇帝如何?”</p>
李觏这么一问,廖居素登时陷入了纠结,憋了好一会儿才说:“大不一样!”</p>
“这是何意?”</p>
“远见,若是太上皇在位,即便发现了冯延鲁及一众党徒的所作所为,他会怎么做?”</p>
李觏不假思索:“大事化小,小事化了!”</p>
“没错,太上皇对于官员的态度,可谓表里如一,好就是好,恶就是恶,官员犯错也极少追究。如今,新皇登基,气象完全不同。”</p>
廖居素说道:“诶,新官上任三把火,新帝肯定是要雷厉风行的。”</p>
李觏摇摇头,说道:“不然,如果只是为了震慑官场,太庙一轮杀戮足矣,冯党一众定然能够逃脱制裁。”</p>
“你的意思是……”</p>
“我没什么意思,只是觉得,新帝……终于有一个皇帝的样子了!”</p>
廖居素反问:“远见,皇帝应该是什么样子?”</p>
“自然是熟练运用帝王之术!”</p>
“何以见得?”</p>
“这几日上朝议事,你没发现皇帝毫无架子?这一点,比太上皇更甚,似乎丝毫不把自己作为皇帝看待。可是,一旦涉及到国家大事,他是好不退步的!”</p>
廖居素点了点头,补充道:“而且手段极为狠厉!”</p>
其他的不说,单单就“江右商帮”的事情,就能看出皇帝的与众不同了。</p>
若是李璟处理,最多就是把江右柳家叫来,询问一番,让对方拿出点钱来,临走,还会赐给对方一个“义贾”的名号,或者赏一个“皇封”。</p>
李煜这个皇帝,一上来就让殷崇义查人家的老底,这是打算一锅烩吗?</p>
李觏说道:“总之,我等好好当差就是,皇帝胸中,必有锦绣!”</p>
……</p>
此时,回到御书房的李煜,拿起了一份金陵八百里加急。</p>
读完上面的内容,李煜冷冷一笑。</p>
赵匡胤,新稻新麦才刚刚泛黄,你就按捺不住了吗?</p>
喜欢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请大家收藏:()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p>